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其一)

推挤不去已三年,鱼鸟依然笑我顽。

人未放归江北路,天教看尽浙西山。

尚书清节衣冠后,处士风流水石间。

一笑相逢那易得,数诗狂语不须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推不去挤不走在这里已经三年,鱼鸟都嘲笑我愚顽过头。
没有放回江北的都城,老天有意让我把浙西的山水遍游。
毛先生品节清正,是魏代著名尚书毛玠之后。方先生宛如唐朝高人方干,徜徉在水石间多么闲雅风流。
和他们相逢欢笑是这样难得,趁兴写出狂放诗篇不必把字句细究。

注释

毛令:指於潜(今浙江临安)县令毛国华,字君宝。
方尉:指於潜县尉方武,字君武。
西菩提寺:一作“西菩寺”,寺在於潜县西十五里的西菩山上,始建于唐天祐年间,宋时易名为“明智寺”。
推挤:排挤。
顽:愚钝。
江北路:指返回帝京的道路。
看尽:一作“尽看”。
浙西山:浙江西部的山。
衣冠,指士大夫。
清节,高洁的节操。
不须删:谓不须增删、修改。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怀旧和超脱世俗的诗作。开篇"推挤不去已三年,鱼鸟依然笑我顽"两句,描绘了诗人被官场琐事缠身多年,甚至连自然界的小动物都看他是顽固不化的样子,这既表达了一种无奈,也流露出自嘲的情怀。

接着"人未放归江北路,天教看尽浙西山"两句,则透露了诗人心中的不满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尚未能如愿回到自己梦寐以求的江北之地,而被迫在浙江一带飘泊,这里的“天教”暗示了一种宿命感和无力感。

"尚书清节衣冠后,处士风流水石间"两句,诗人自比为尚书,表明自己虽然官职不高,但心中仍保持着不染尘俗的品格;而“处士”则是指隐逸之士,意在表达自己的超然物外,追求一份清淡和自然。

最后"一笑相逢那易得,数诗狂语不须删"两句,则是一种豁达和洒脱。诗人认为与知己相遇的机会难得,因此即便是些狂放之言,也无需修饰和删改,保留着真性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的哀愁和超然,同时也展示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其二)

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

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

人生此乐须天赋,莫遣儿曹取次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其一)

已向闲中作地仙,更于酒里得天全。

从教世路风波恶,贺监偏工水底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其二)

君且归休我欲眠,人言此语出天然。

醉中对客眠何害,须信陶潜未若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其三)

孝先风味也堪怜,肯为周公昼日眠。

枕曲先生犹笑汝,枉将空腹贮遗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