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茂秦见过

两月文园病,千门落叶声。

客能携杖至,谁复倒衣迎。

日月朱颜失,行藏短发生。

芙蓉消渴采,蟋蟀向愁鸣。

几上分芝木,江间忆杜蘅。

青编妨吏事,白雪损时名。

久卧知朋好,何才荅圣明。

未应沧海路,终负野鸥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孤独的境况与对友情的渴望。首联“两月文园病,千门落叶声”以病榻上的诗人遥望窗外,只见秋风扫落千门万树的黄叶,营造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颔联“客能携杖至,谁复倒衣迎”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来访的期待与惊喜,同时也流露出因长期病痛而少有访客的寂寞。

颈联“日月朱颜失,行藏短发生”写出了诗人因病而衰老的容颜和对人生道路的反思,暗示了岁月不饶人的无奈。尾联“芙蓉消渴采,蟋蟀向愁鸣”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如荷花的凋零和蟋蟀的哀鸣,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愁绪与病痛。

接下来,“几上分芝木,江间忆杜蘅”两句,诗人借物抒情,将自己比作芝木和杜蘅,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而“青编妨吏事,白雪损时名”则可能暗指诗人在官场或文学创作上的困扰与挫折,以及对名声的感慨。

最后,“久卧知朋好,何才荅圣明”表达了诗人对真正朋友的珍视,以及对自己才能是否足以回应君主圣明的疑问。而“未应沧海路,终负野鸥盟”则以大海和鸥鸟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束缚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病痛、时光流逝、友情、官场困境、自然景象等多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生命、友谊、理想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寄魏山人

谁识忘机者,当年削迹人。

羊裘宁负汉,龙剑不游秦。

明月青藜杖,秋风白鹭巾。

江华能自主,世故久相宾。

玄发三千丈,浮生六十春。

少微久寂寞,今复在垂纶。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闻陆子携家之金陵感而有赋

闻君栖海上,何意赴江东。

况复青袍旧,其如白发穷。

龙蟠天府壮,凤去古台空。

日月悲歌里,关山涕泪中。

赋成三楚远,名并两都雄。

书已留怀袖,春难问雁鸿。

相思南去苦,多难向来同。

汉苑摛词者,看君慰转蓬。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送王中丞巡抚山东

圣主开皇极,明公翊帝谟。

朱衣持节苦,紫诏锡恩殊。

涕泪思酬国,艰难在备胡。

兵戈千岭急,保障一身孤。

豹略雄三辅,鸿声照八区。

燕幽方整辔,齐鲁复长驱。

地入关河迥,春回草木枯。

云霄迎剑舄,日月拥师徒。

台静惟闻鸟,山空不见狐。

功名怀吕尚,道术陋夷吾。

海外宁干羽,天边望斗枢。

还看麟阁上,早晚列新图。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送宗四王相南归

如何避世者,对此蓟门烟。

贾谊浮湘日,长卿授简年。

畏途殊惨淡,末路遂迍邅。

双鬓莽垂白,孤悰惟问玄。

逍遥疑悟道,清净类逃禅。

迹岂渔樵隐,名将鹿豕全。

紫霞随意好,明月向人员。

不得从君去,羁愁倍可怜。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