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诗十五首(其八)

青草长沙境,洞庭渺相连。

洞庭西北角,云梦更无边。

后有白湖沌,渺莽里数千。

岂惟大盗窟,神龙所盘旋。

白湖辛巳岁,忽堕死蜿蜒。

一鳞大如箕,一髯大如椽。

白身青鬐鬣,两角上捎天。

半体卧沙上,半体犹沈渊。

里正闻之官,官使吏致虔。

作斋为禳祓,观者足阗阗。

敛席覆其体,数里闻腥膻。

一夕雷雨过,此物忽已迁。

遗迹陷成川,中可行大船。

是年完颜至,送死江之壖。

或云祖龙谶,诡异非偶然。

近日山阳人,采菱不知还。

望见三龙浮,目若电火然。

见龙多见尾,少见四体全。

一龙已为异,三者亦罕传。

又因渔湖侧,水中忽生烟。

烟中一驴出,绕身步蹁跹。

俄随霹雳去,欲语无由缘。

我闻语此事,乘舟往观焉。

径往枯葭浦,白鹭争相先。

湖有刘备庙,实司浩渺权。

徘徊无所见,归棹月明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长沙郊外青草连绵,洞庭湖广阔无垠
洞庭湖西北角,云梦泽更是无边无际
后有白湖浩渺,深处隐藏数千里
岂止是强盗藏身之处,神龙也在此盘旋
白湖在辛巳年间,忽然有龙死去蜿蜒
一鳞大如簸箕,一须长如屋梁
白身青鳍,双角直插云天
一半身躯卧在沙滩,一半仍沉湖底
乡里官员听说,派差役虔诚处理
建斋祈祷驱邪,围观人群熙攘
收拾祭品覆盖龙体,数里之外都能闻到腥气
一夜雷雨过后,龙尸消失不见
留下痕迹化为河流,足以行大船
那年完颜氏来,沿江运送尸体
有人说这是始皇帝预言,非偶然的奇异现象
近来山阳人采菱,归来未见此事
他们看见三龙漂浮,目光如电火闪烁
常见龙尾,龙身完整者少见
一条龙已属罕见,三龙更是鲜为人知
又在湖边捕鱼时,水面忽然升腾起烟雾
烟雾中一驴出现,轻盈地绕身跳跃
随后伴随雷声离去,想说话却无从说起
我听到这个传说,乘舟前往观看
直奔枯芦苇滩,白鹭争先恐后飞来
湖中有刘备庙,掌管着浩渺水域
四处寻找未果,只能在月光下归航

注释

长沙:古地名,今湖南长沙。
洞庭: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云梦:古代地区名,泛指长江中游一带。
白湖:湖泊名,具体位置未详。
辛巳岁: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蜿蜒:形容蛇或水流弯曲。
雷雨:带有雷电的风雨。
完颜:金朝皇室姓氏。
祖龙:秦始皇的代称,这里可能指始皇帝预言。
山阳:古代地名,今江苏淮安附近。
刘备庙:纪念三国蜀汉刘备的庙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沙青草之地与洞庭湖的壮丽景色,以及其中蕴含的神秘传说。诗人以洞庭湖为中心,讲述了云梦泽的广阔无垠,以及白湖的奇特事件。白湖在辛巳年间曾有巨大龙形生物出现,其身躯庞大,令人惊叹。官府对此惊骇,设斋祈祷,围观者众多。然而,一夜雷雨之后,龙迹消失,只留下陷落的深沟,可供大船通行。

诗人联想到历史上的完颜氏入主中原,有人认为这是祖龙(秦始皇)的预言,显得诡异而并非偶然。近来山阳人采菱时,目睹三龙浮现,形态各异,罕见全貌。更有湖边渔夫见到烟雾中幻化出一驴,翩翩起舞,随后消失于雷鸣之中。这些奇异景象让诗人好奇,特地乘舟前往探寻,但最终刘备庙附近并无发现,只有月光下的归途。

整首诗通过叙事和描绘,展现了洞庭湖的神秘色彩,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传说,富有浓厚的奇幻与历史韵味。

收录诗词(283)

姜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 字:尧章
  • 号:白石道人
  •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 生卒年:kuí](1154年—1221年

相关古诗词

昔游诗十五首(其九)

昔游桃源山,先次白马渡。

渡头何清深,鸿鹄在高树。

白马亦洞天,昔人有奇遇。

洞门不可见,但闻水声怒。

瞻彼羽人宅,乃乘方船渡。

修廊夹五殿,重阁映千树。

规模象魏壮,回合绿阴护。

山椒望五溪,壶头入指顾。

故宫在其北,屋瓦带松雾。

古杉晋时物,中空野人住。

外围四十尺,内可十客聚。

我游瞿仙馆,坛上表遗步。

却下八叠坡,一亭众妙具。

两山抱澄潭,老木枝干互。

瞻前秀而迥,坐久凛难驻。

桃源独不见,僻在宫南路。

山行转深邃,狙猿纷上下。

石窦出微涓,令我意犹豫。

昔闻渔舟子,水际见洞户。

今看去溪远,定自后人误。

惆怅却归来,此游不得屡。

于今二十年,历历经行处。

形式: 古风

昔游诗十五首(其十)

昔游衡山下,看水入朱陵。

半空扫积雪,万万玉花凝。

或如生绡挂,或如薄雾横。

纷纷虎豹吼,往往蛟龙惊。

人语不相闻,溅雹漂风缨。

有鱼缘峭壁,上上终不停。

此中有神物,雷雨周八纮。

形式: 古风

昔游诗十五首(其十一)

昔游衡山上,未晓入幽谷。

欲识所坐舆,横板挂两竹。

状如秋千垂,高下不倾覆。

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

一峰高一峰,峰峰秀林木。

仰看同来客,木末见冠服。

高台石桥路,寻常云所宿。

下方雷雨时,此上自晴旭。

紫盖何突兀,万里在一目。

馀峰六七十,仅如翠浪矗。

北有懒瓒岩,大石庇樵牧。

下窥半厓花,杯盂琢红玉。

飞云身畔遇,揽之不盈掬。

祝融最高绝,紫盖不足录。

俯视同仰观,苍苍万形伏。

惟馀岣嵝峰,南睇半空绿。

髣髴认潇湘,向岳流屈曲。

高处惊我魂,翻思宅平陆。

其东有雷穴,灵异谨勿触。

云来绵世界,云去一峰独。

僧窗或留罅,云入不可逐。

绝顶横石梁,仙人有遗躅。

山多金光草,夜半如列烛。

灵药不可寻,吁嗟归太速。

形式: 古风

昔游诗十五首(其十二)

濠梁四无山,坡陁亘长野。

吾披紫茸毡,纵饮面无赭。

自矜意气豪,敢骑雪中马。

行行逆风去,初亦略沾洒。

疾风吹大片,忽若乱飘瓦。

侧身当其冲,丝鞚袖中把。

重围万箭急,驰突更叱咤。

酒力不支吾,数里进一斝。

燎茅烘湿衣,客有见留者。

徘徊望神州,沈叹英雄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