觞客海棠下以东坡诗红萼是乡人之句分韵予得丝字

南国候伤早,东皇驾如驰。

月正未强半,红紫皆离披。

蜀花异凡品,作态能矜持。

可怜多迫蹴,竟随群卉移。

如彼市门女,狼籍施胭脂。

又如贱锦工,忙掷梭中丝。

匆匆不耐看,欲速将何为。

碧鸡有佳人,睡足晨妆迟。

含姿自爱惜,肯受春风欺。

思之不可见,感事肠生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南方的季节变化早,春神驾着疾驰的马车来临。
月亮还未完全圆,各种花朵纷纷盛开,色彩斑斓。
蜀地的花儿非同寻常,姿态独特,显得矜持骄傲。
可惜它们被逼迫得太紧,最终还是跟随其他花草迁移。
就像市井女子,随意涂抹胭脂,举止散乱。
又像卑微的织工,匆忙间丢弃梭中的丝线。
这景象让人难以久留,急于求成又能得到什么。
碧鸡山的美女,睡醒后起床打扮,动作缓慢。
她珍爱自己的容颜,不愿被春风轻易侵犯。
对这些情景思念不已,却无法相见,只能引发内心的悲伤。

注释

候:季节变化。
东皇:春神。
未强半:还未完全圆。
离披:盛开,分散。
矜持:骄傲,自持。
迫蹴:逼迫,挤压。
狼籍:散乱,杂乱。
贱锦工:比喻地位低微的织工。
碧鸡:地名,代指美女所在之地。
晨妆:早晨的妆扮。
春风欺:春风轻拂,比喻侵犯或挑逗。
感事:感慨事物。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高斯得的《觞客海棠下以东坡诗红萼是乡人之句分韵予得丝字》描绘了南国早春的景象,以及对海棠花的独特感受。首联“南国候伤早,东皇驾如驰”写出了春天来得迅速,如同皇帝的车驾疾驰而过。接着,“月正未强半,红紫皆离披”描绘了月亮尚未完全明亮,各种花卉已经开始绽放,色彩斑斓。

海棠花在诗中被赋予了特别的品质:“蜀花异凡品,作态能矜持”,形容其非同寻常,姿态独特且矜持。然而,“可怜多迫蹴,竟随群卉移”表达了对海棠花命运的惋惜,它虽美,却被迫与众多花卉一起凋零。“如彼市门女,狼籍施胭脂”和“又如贱锦工,忙掷梭中丝”则运用比喻,形象地刻画了海棠花的凋落,如同市井女子随意涂抹胭脂,或像织工匆忙丢弃丝线般无奈。

诗人进一步借碧鸡佳人的形象,反衬海棠的沉稳:“碧鸡有佳人,睡足晨妆迟”,海棠如佳人般含蓄自爱,不受春风的轻浮。最后,“思之不可见,感事肠生悲”流露出诗人对海棠凋零的深深感慨,引发了对世间变迁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海棠花的深情赞美和对其命运的同情,寓言式的表达方式富有哲理,体现了宋诗的韵味。

收录诗词(177)

高斯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郑如晦饷酒诗

渊明久闲居,欲酿苦无秫。

萧条倚东篱,目断杯中物。

可人王荆州,白衣来扣寂。

高情属天云,于今照方策。

我穷交旧绝,门外无行迹。

旧时如海肠,辙鲋等枯涩。

谁怜东溟臣,西江分一滴。

嗟哉子立贤,肯念黄州客。

清酒冬百壶,昔酒夏千石。

陶然北窗下,但觉天地窄。

东西高虽异,南北郑能一。

感荷吾子德,酬报乏圭璧。

但诵昌黎诗,以谢郑群锡。

形式: 古风

道中遇雨

车中览书罢,举头失青山。

五日无纤云,春晴固应悭。

须臾骤雨过,忽已罗青鬟。

天公自知我,所遇无不安。

奈何苦相戏,晦明翻覆间。

浮云虽暂收,未肯故山还。

终当买不借,践此泥涂艰。

形式: 古风

感事

太师百僚长,历代皆有之。

所用有贤否,邦以分安危。

惟彼太公望,桓桓定周基。

至于尹氏徒,宁逃小雅讥。

汉唐姑勿论,我朝有元龟。

潞公四朝老,德望镇华夷。

咄哉京桧侂,言之可歔欷。

近者扬王庭,举朝莫言非。

太潞不可作,吾其谁与归。

形式: 古风

蜀酒

我辞相国归,遗我酒十器。

拜受起潸然,为上有蜀字。

狐狸之所嘷,种秫宁有地。

得非父兄血,或是乡人泪。

我饮不下咽,思广相国赐。

愿得投岷江,咸使西南醉。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