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郑如晦饷酒诗

渊明久闲居,欲酿苦无秫。

萧条倚东篱,目断杯中物。

可人王荆州,白衣来扣寂。

高情属天云,于今照方策。

我穷交旧绝,门外无行迹。

旧时如海肠,辙鲋等枯涩。

谁怜东溟臣,西江分一滴。

嗟哉子立贤,肯念黄州客。

清酒冬百壶,昔酒夏千石。

陶然北窗下,但觉天地窄。

东西高虽异,南北郑能一。

感荷吾子德,酬报乏圭璧。

但诵昌黎诗,以谢郑群锡。

形式: 古风

翻译

陶渊明长久以来闲居在家,想酿酒却缺少高粱。
他孤独地靠着东边的篱笆,目光空洞地看着杯中的酒。
令人愉快的王荆州,身着白衣来访,打破了他的寂静。
他的高尚情怀如同天空和云朵,如今照亮了我的计划和策略。
我贫困交游断绝,门外没有访客的足迹。
过去的友情深如大海,如今却像涸辙之鲋般干涸。
谁能怜悯我这东海之臣,哪怕分一杯西江水。
唉,你如此贤良,肯否想起那个在黄州的客人。
冬天有上百壶清酒,夏天有千石陈酒。
我在北窗下饮酒,只觉得天地变得狭小。
虽然东西两地高度不同,但南北之间的距离我能一视同仁。
感谢你的大恩大德,但我回报的却微不足道。
只能吟诵韩愈的诗,以此来答谢你的厚赐。

注释

渊明:陶渊明。
秫:高粱。
萧条:孤寂。
东篱:东边的篱笆。
白衣:来访者。
寂:寂静。
高情:高尚的情怀。
方策:计划和策略。
穷交:贫困的交往。
行迹:足迹。
辙鲋:涸辙之鲋。
枯涩:干涸。
东溟臣:我(比喻)。
西江:西江之水。
子立贤:你(指对方)贤良。
黄州客:黄州的客人。
清酒:清冽的酒。
昔酒:过去的酒。
陶然:畅快的样子。
天地窄:天地显得狭小。
南北郑能一:无论南北都能平等对待。
感荷:感激。
圭璧:珍贵的礼物。
昌黎诗:韩愈的诗。
郑群锡:郑群的赠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斯得所作的《谢郑如晦饷酒诗》,通过对陶渊明饮酒无秫的典故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郑如晦赠送美酒的感激之情。诗中描绘了自己身处困境,交游寥落,唯有郑如晦的到来犹如甘霖,让诗人感到欣慰。诗人感慨万分,虽然物质条件简陋,但朋友的情谊如同清酒般醇厚,让他在北窗之下陶醉其中,感受到友情的温暖。最后,诗人表示无法以物质相报,只能以诵读韩愈的诗歌来表达深深的谢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己的深深感激。

收录诗词(177)

高斯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道中遇雨

车中览书罢,举头失青山。

五日无纤云,春晴固应悭。

须臾骤雨过,忽已罗青鬟。

天公自知我,所遇无不安。

奈何苦相戏,晦明翻覆间。

浮云虽暂收,未肯故山还。

终当买不借,践此泥涂艰。

形式: 古风

感事

太师百僚长,历代皆有之。

所用有贤否,邦以分安危。

惟彼太公望,桓桓定周基。

至于尹氏徒,宁逃小雅讥。

汉唐姑勿论,我朝有元龟。

潞公四朝老,德望镇华夷。

咄哉京桧侂,言之可歔欷。

近者扬王庭,举朝莫言非。

太潞不可作,吾其谁与归。

形式: 古风

蜀酒

我辞相国归,遗我酒十器。

拜受起潸然,为上有蜀字。

狐狸之所嘷,种秫宁有地。

得非父兄血,或是乡人泪。

我饮不下咽,思广相国赐。

愿得投岷江,咸使西南醉。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暮春即事

皇天列四运,懿兹暮春熙。

和风著万物,观物令心怡。

如何魏晋后,词人总凄凄。

退之颇知道,及此尤伤悲。

宁非遘淹留,叹老还嗟卑。

哀乐缘外感,安能识天时。

不见鲁中狂,陶然浴清沂。

问渠乐何事,无言对春晖。

人亡已千年,叹息将安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