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云门郊居涂经回流作

兹晨乃休暇,适往田家庐。

原谷径涂涩,春阳草木敷。

才遵板桥曲,复此清涧纡。

崩壑方见射,回流忽已舒。

明灭泛孤景,杳霭含夕虚。

无将为邑志,一酌澄波馀。

形式: 古风

翻译

今日清晨休假,我前往农家小屋。
原野小路崎岖,春日阳光下草木茂盛。
沿着弯曲的木桥行进,又来到清澈溪流的弯道。
陡峭的山谷方才显露出它的壮丽,回转的水流忽然变得平缓。
时隐时现的孤独景色中,遥远的雾气蕴含着傍晚的宁静。
不要只为城市的事务忙碌,来品尝一下这澄清溪水的余韵吧。

注释

兹晨:这个早晨。
乃:就, 是。
休暇:休假。
适:恰逢, 正好。
田家庐:农家小屋。
原谷:原野的山谷。
径涂涩:道路狭窄而难行。
春阳:春天的阳光。
草木敷:草木茂盛。
遵:沿着。
板桥曲:木制的弯曲小桥。
复此:又来到这里。
清涧纡:清澈的弯曲溪流。
崩壑:陡峭的山谷。
方:刚刚。
见射:显现出来。
回流:回转的水流。
忽已舒:忽然变得平缓。
明灭:忽明忽暗。
泛:漂浮, 显现。
孤景:孤独的景色。
杳霭:遥远的雾气。
含夕虚:蕴含着傍晚的宁静气氛。
无将:不要。
为邑志:只为城市的事务忙碌。
一酌:品尝一下。
澄波馀:澄清溪水的余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清晨闲适地前往田野家庐的景象。开篇“兹晨乃休暇,适往田家庐”展现出诗人在一个悠闲的早晨前往乡间住宅的情景。“原谷径涂涩,春阳草木敷”描述了路途中的自然美景,原野小道因雨水而变得泥泞,而春日和暖使得草木繁盛。

“才遵板桥曲,复此清涧纡”则写诗人沿着弯曲的板桥走过,再次来到那条清澈的小溪边。这里的“复此”暗示了对自然景色的重返和喜爱。“崩壑方见射,回流忽已舒”中,“崩壑”指的是山涧之间的断崖,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观感受到了水流的变化,从急转而为从容。

“明灭泛孤景,杳霭含夕虚”一句则描绘了光线与阴影交织下的景象,以及暮色渐浓时天气中的不定性。“无将为邑志,一酌澄波馀”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宁愿留下酒杯中清澈酒水的余味,不去关心世俗的纷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之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超脱尘世、享受孤独与大自然共处的心境。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往富平伤怀

晨起凌严霜,恸哭临素帷。

驾言百里涂,恻怆复何为。

昨者仕公府,属城常载驰。

出门无所忧,返室亦熙熙。

今者掩筠扉,但闻童稚悲。

丈夫须出入,顾尔内无依。

衔恨已酸骨,何况苦寒时。

单车路萧条,回首长逶迟。

飘风忽截野,嘹唳雁起飞。

昔时同往路,独往今讵知。

形式: 古风

易言

洪炉炽炭燎一毛,大鼎炊汤沃残雪。

疾影随形不觉至,千钧引缕不知绝。

未若同心言,一言和同解千结。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昙智禅师院

高年不复出,门径众草生。

时夏方新雨,果药发馀荣。

疏澹下林景,流暮幽禽情。

身名两俱遣,独此野寺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玩萤火

时节变衰草,物色近新秋。

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