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疏鼓应繁丝,送神归九疑。
苍龙随赤凤,帝子上天时。
骤雨归山疾,长江下日迟。
独怜游宦子,今夜泊天涯。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长江之上举行的盛大祭神活动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对偶的手法,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神秘,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
“疏鼓应繁丝”一句,设定了整个场景的氛围,通过节奏明快的鼓声和细腻的丝绸乐器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庄重的气氛。"送神归九疑"则暗示了一种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以及祭祀活动即将结束。
接下来的“苍龙随赤凤”和“帝子上天时”,则是对传说中神仙世界的描绘,通过龙与凤的形象,表现了尊贵与神圣。"帝子"一词,则让人联想到皇族或高贵血统的人物,他们似乎与神灵有着不解之缘。
“骤雨归山疾”和“长江下日迟”,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突出了时间流逝的矛盾。骤雨迅速地退去山间,而阳光却在长江上缓缓移动,似乎时间在这里变得不再均匀。
最后两句“独怜游宦子,今夜泊天涯”,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游宦子”指的是远离家乡、漂泊异地的人,而“我”今夜停留在天涯,这里不仅有对旅途生活的孤独感怀,更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无奈的体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空间以及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不详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睢阳陷虏日,外绝救兵来。
世乱忠臣死,时清明主哀。
荒郊春草遍,故垒野花开。
欲为将军哭,东流水不回。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
回合云藏月,霏微雨带风。
猿声寒过涧,树色暮连空。
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
祸集钩方失,灾生剑忽飞。
无由就日拜,空忆自天归。
门吏看还葬,宫官识赐衣。
东堂哀赠毕,从此故臣稀。
南陌晴云稍变霞,东风动柳水纹斜。
园林带雪潜生草,桃李虽春未有花。
幸接上宾登郑驿,羞为长女似黄家。
今朝一望还成暮,欲别芳菲恋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