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七夕词》由明代诗人张泰所作,描绘了七夕节的浪漫与哀愁。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七夕之夜的景象和情感。
首句“璚宫玉露消残暑”,以“璚宫”象征仙境,玉露则代表清凉之物,消散了夏日的余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才过七夜凉如许”,点明时间是七夕之夜,凉意袭人,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时光的流转。
“广庭儿女巧盘开,瓜水绣针香作缕”,描述了庭院中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他们巧手编织,瓜果与绣针散发出阵阵香气,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这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人们庆祝七夕的场景,既有童趣,又充满生活气息。
“上楼斜月捲帘轻,烟霄几处人歌舞”,诗人将视角转向高楼之上,斜月映照,轻卷窗帘,远处烟霄之中,有人在歌舞庆祝。这一画面既静谧又热闹,展现了七夕之夜不同地点人们的欢庆活动。
“清寒渐入宫中树,六宫不眠看牛女”,描述了清冷的寒气逐渐渗透到宫廷中的树木间,六宫的嫔妃们难以入眠,凝视着牛郎织女的故事。这里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季节变化,也暗含了人间的相思之情,以及对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感慨。
最后一句“隔河如渡彩云輧,惭恨素娥谁伴侣”,表达了对银河两岸相隔的无奈与遗憾,仿佛在说,即使是天上的仙女嫦娥,也有孤独无伴的时候。这句话将个人的情感与神话传说相结合,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情感的层次。
整体而言,《七夕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七夕节的美丽与哀愁,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间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