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工部文侍郎周翰郭熙平远二首(其二)

洞庭木落万波秋,说与南人亦自愁。

欲指吴松何处是,一行征雁海山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秋天洞庭湖边树叶凋零,连带起万顷秋水,即使是南方人也会因此感到忧愁。
想要指点哪里是吴淞江,一行北飞的大雁在海边山头上掠过。

注释

洞庭:古代湖泊名,位于今湖南北部,与长江相连。
木落:树叶凋零,象征着秋季的到来。
南人:指南方地区的人。
吴松:古地名,指江苏吴淞江一带。
征雁:迁徙的大雁,常用来象征离别和远方。
海山头:海边的山头,可能指的是远处的地平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畔秋天的景象,落叶飘零,湖面波光万顷,显得凄凉而寂寥。诗人以南人的身份,感受到这秋意中的淡淡哀愁。他试图寻找吴淞的方向,但视线却被一行行北飞的雁阵所吸引,它们翱翔在海山之巅,似乎在引领诗人的心思向远方。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雁的意象,寓含了诗人对友人周翰和郭熙的思念以及对未知旅途的遐想,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题伯时画

单于射获明妃笑,劝酌蒲萄跪小胡。

不恨别宫昆莫老,应怜超乘子南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题庐山

南康南麓江州北,五百僧房缀蜜脾。

尽是庐山佳绝处,不知何处合题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谷熟驿舍二首(其一)

驿后新篱接短墙,枯荷衰柳小池塘。

倦游对此忘行路,徙倚轩窗看夕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谷熟驿舍二首(其二)

一官南北鬓将华,数亩荒池净水花。

埽地开窗置书几,此生随处便为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