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亭南归白下

军中轶事语如新,磊落宁南百战身。

为问信陵当日客,侯门谁是报恩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梁清标所作,名为《柳敬亭南归白下》。诗中通过柳敬亭这一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忠诚与报恩主题的深刻思考。

首句“军中轶事语如新”,描绘了柳敬亭在军中的经历如同新鲜的故事一般,充满了传奇色彩。接着,“磊落宁南百战身”一句,赞美柳敬亭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不凡气概,他经历了无数次战斗,依然保持坦荡磊落的品格。

“为问信陵当日客,侯门谁是报恩人?”这两句则引出了一个著名的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信陵君与门客的故事。信陵君是战国四君子之一,以礼贤下士著称,他的门客们在关键时刻都愿意为他效劳。诗人在此处提出疑问,类似于信陵君的门客,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知恩图报呢?

整首诗通过柳敬亭与信陵君门客的典故,探讨了忠诚与报恩的价值观,以及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美德是否还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实践。梁清标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忠诚与感恩精神的呼唤与赞美。

收录诗词(407)

梁清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姚若侯至感赠

侧身天地岁时迁,岂意重逢北斗边。

万里风波双眼内,三年悲喜一灯前。

独宜纵酒聊谐俗,何处狂歌可问天。

莫向帝城怀往事,五陵松柏半荒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新秋感兴三首(其一)

忆昔谁人秉国成,甘泉烽火岁频惊。

盈庭聚讼惟钩党,伏阙求官藉论兵。

坐使威权归北寺,遂令盗贼躏西京。

五陵豪贵皆尘土,日暮青磷遍野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新秋感兴三首(其二)

殉国曾闻有数公,犯颜敢谏向来同。

卫宫几见杨文义,伏辇还逢嵇侍中。

荆棘荒凉悲夜月,蟪蛄哀怨吊秋风。

至今箕尾光难灭,古木寒烟恨不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新秋感兴三首(其三)

渔阳秋色照桑乾,日暮沙飞雁度难。

御苑金茎迷细草,上方银汉挂阑干。

西风欲诉明妃怨,千载空歌易水寒。

怅望高天成太息,数声清角月中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