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伯台前送别时,桃花如锦柳如眉。

明年此日凭栏看,依旧青青一两枝。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自然景色,蕴含着淡淡的离愁与对未来的期待。首句“皖伯台前送别时”,点明了地点和事件——在皖伯台前为某人送行。接着,“桃花如锦柳如眉”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桃花比作锦绣,柳叶比作眉毛,生动地展现了春日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送别时节的美好与生机。

“明年此日凭栏看,依旧青青一两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即使时光流转,明年此时再站在同一处眺望,希望还能看到那几枝依然青翠的桃花柳叶,象征着虽物是人非,但自然之美永恒不变,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与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来反映时间的流逝与人心的感慨,体现了宋代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收录诗词(11)

释法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七首(其一)

幸然无一事,行脚要参禅。

却被禅相恼,不透祖师关。

形式: 偈颂

偈七首(其二)

难难几何般,易易没巴鼻。

好好催人老,默默从此得。

形式: 偈颂

偈七首(其三)

此个物,上拄天,下拄地。皖口作眼,皖山作鼻。

太平退身三步,放你诸人出气。

太平淈髿汉,事事尽经遍。

如是三十年,也有人赞叹。

形式: 偈颂

偈七首(其四)

白云不会说禅,三门开向两边。

有人动著关捩,两片东扇西扇。

形式: 偈颂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