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宋代僧人释法演的《偈七首》之一,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在追求禅悟过程中的内心挣扎与自我反思。
“幸然无一事,行脚要参禅。” 开篇以“幸然”二字,暗示了诗人对当前清净无事状态的满足与珍惜,同时点明了他行走于世间,寻求禅悟的决心。这里的“行脚”,即指僧侣云游四方,访道求法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禅学的虔诚追求。
然而,“却被禅相恼,不透祖师关。” 这两句则揭示了修行之路并非坦途。禅悟的过程充满了挑战与困惑,诗人似乎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祖师关”。这里的“祖师关”可能象征着禅宗传承中深奥难解的教义或境界,也可能是修行者内心的某种执念与障碍。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在禅悟之路上的苦恼与挣扎,以及对突破这一难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修行者在追求精神解脱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自我探索,展现了佛教修行中既充满希望又不乏艰难的现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