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神引

白玉楼高云光绕。望极新蟾同照。

前村暮雪,霁梅林道。涧风平,波声渺。喜登眺。

疏影寒枝颤,太春早。临水凝清浅,靓妆巧。

瘦体伤离,向此萦怀抱。觉璧华轻,冰痕小。

倦听塞管,转呜咽,令人老。素光回,长亭静,无尘到。

烟锁横塘暖,香径悄。飞英难拘束,任春晓。

形式: 词牌: 迷神引

翻译

白玉楼高耸入云,月光环绕其中。极目远望,新月与我同在照耀。
傍晚时分,前村被暮雪覆盖,梅树林间的道路在雨后显得明亮。山涧风平浪静,水波声微弱,令人愉悦地欣赏这景色。
稀疏的影子和寒冷的树枝轻轻摇曳,春天来得早。临近水面,清澈见底,如同美人精心打扮。
瘦弱的身影因离别而伤感,心中思绪万千。感觉连壁上的光影都变得轻盈,冰痕也仿佛变小了。
厌倦了边塞笛声的哀鸣,它愈发凄凉,让人感到岁月催人老。月光回转,长亭寂静,没有尘埃打扰。
烟雾笼罩着横塘,温暖而宁静,香气小径悄然无声。花瓣随风飘散,难以束缚,任由春天早晨的来临。

注释

白玉楼:形容楼阁洁白如玉,高大壮观。
新蟾:指新月,象征明亮和希望。
霁:雨过天晴。
涧风:山谷中的风。
塞管:边塞的笛声。
烟锁:烟雾缭绕。
飞英:飘落的花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山水图。开篇"白玉楼高云光绕",设定了一个高洁、壮丽的场景,白玉楼象征着高雅与纯净,而云光的环绕则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柔美。紧接着"望极新蟾同照",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或心中所向往之物的眺望。

第三句"前村暮雪,霁梅林道",则是景象的转换,从高楼云光到下方的村落和自然界的变迁。这里的"暮雪"给人以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感受,而"霁梅"则透露出春日的气息。

"涧风平,波声渺"一句,以水为镜,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山间溪流图。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安详,体现了对自然界的顺应与和谐。

"喜登眺。疏影寒枝颤,太春早"中,"喜登眺"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快乐,而"疏影寒枝颤"则是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写,透露出春天来临的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几句"临水凝清浅,靓妆巧。瘦体伤离,向此萦怀抱。觉璧华轻,冰痕小。倦听塞管,转呜咽,令人老",诗人通过对水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最后几句"素光回,长亭静, 无尘到。烟锁横塘暖,香径悄。飞英难拘束,任春晓",诗人以清新的视角观赏春日的美景,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以及生命力的蓬勃发展。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收录诗词(19)

朱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

残日凭阑目断霞。寒林人静每归鸦。

小梅春早压群花。

一槛风声清玉管,数枝月影到窗纱。

隔帘时度暗香些。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梅花引

梅亭别。梅亭别。梅亭回首都如雪。粉融融。月濛濛。

月上小车,归去小楼空。当时曾傅新妆薄。

而今一任花零落。朝随风。暮随风。

竹外孤根,犹与幽径通。长相忆。无消息。

庾岭沈沈云暗碧。玉痕惊。对离情。

无奈水遥天阔、隔琼城。年来素袂香不灭。

此心无限凭谁说。夜绵绵。路漫漫。

愁听枕前,吹彻笛声寒。

形式: 词牌: 梅花引

清平乐

雪开瑶径。素蕊迎春影。楼上玉声三弄定。

无奈幽香翻阵。凌晨不事铅华。化工却付春花。

流水残阳江上,清随月色低斜。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笛家弄/笛家.用耆卿韵

镶质仙姿,缟袂清格,天然疏秀。静轩烟锁黄昏后。

影瘦零乱,艳冷珑璁,雪肌莹暖,冰枝萦绣。

更赋风流,几番攀赠,细拈香盈手。

与东君、叙暌远,脉脉两情有旧。立久。

阆苑凝夕,瑶窗淡月,百琲寻芳,醉玉谈群,千钟酹酒。

向此,是处难忘瘦花,送远何劳垂柳。

忍听高楼,笛声凄断,乐事人非偶。

空馀恨,惹幽香不灭,尚沾春袖。

形式: 词牌: 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