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兰亭一入昭陵后,笔法于今未易回。
谁识定斋三昧笔,又传璧坼到江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单炜所作的《与郭敬叔》,主要通过对兰亭书法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古代艺术精华的怀念和对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度的赞誉。首句“兰亭一入昭陵后”暗示了兰亭序(王羲之的名作)被埋藏于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象征着那段辉煌书法历史的尘封。次句“笔法于今未易回”强调了自兰亭之后,书法艺术的发展难以再达到那样的巅峰。
“谁识定斋三昧笔”中的“定斋”可能指的是某位书法家,而“三昧笔”则指其独特的技艺或风格,这里暗指无人能及的高超技艺。最后一句“又传璧坼到江梅”,“璧坼”形容书法如美玉破裂,极尽生动,而“江梅”则可能是以梅花的坚韧来比喻书法艺术在艰难中依然传承的精神。整首诗通过书法的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艺术的敬仰和对其传承的期待。
不详
明廷百辟奉君王,祀事严称肃建章。
天拱星辰陪日表,风回灯烛避龙光。
侍祠官拜闻鸣玉,导驾班回散宝香。
宣室受釐谁入对,为时陈论莫荒唐。
坛殿夜漫漫,临祠愧礼官。
降神欣乐奏,望瘗肃更阑。
雨意垂檐黑,风声过竹寒。
晓庭人寂寞,乌鸟拾馀残。
蚤酒冲寒不满肠,日高犹践马蹄霜。
鸟依密树旁边语,梅在远林幽处香。
西去流移还未复,东来书讯且都忘。
征途一任如天远,不过归时杏子黄。
古园深处读书窗,窗外疏梅破腊芳。
日暮独陪修竹静,露寒偏带晚风香。
清吟但喜花孤瘦,醉赏那知树老苍。
千里远移无健步,一枝横倚记东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