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辩士多毁訾,不闻谈己非。
猛虎恣杀暴,未尝齧妻儿。
此理天所感,所感当问谁。
求食饲雏禽,吐出美言词。
善哉君子人,扬光掩瑕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君子的高尚品格,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其修养与德行。开篇两句“辩士多毁訾,不闻谈己非”说明在当时社会中,能言善辩之人往往喜欢批评他人,而这位君子却不如此,他不会随意议论自己或他人的过失。
接着,“猛虎恣杀暴,未尝齧妻儿”以猛虎的形象比喻君子的宽厚,它虽然凶猛,但对自己的孩子却极为慈爱。这种对比强调了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是因为他能够控制自己,不让私心和欲望主导行为。
“此理天所感,所感当问谁”则表达了一种哲思,认为这位君子的行为触及天理,是值得深思的,而这种思考不仅是个人层面的,更应引起社会共鸣。
最后,“求食饲雏禽,吐出美言词。善哉君子人,扬光掩瑕玼”进一步描绘了君子的德行。他像小鸟一样只取所需,并且用自己的美好言辞去养育他人。这不仅彰显了他的善良,更表现了一种以身作则、隐讳修饰的高尚品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塑造了一位君子形象,其德行超然脱俗,为世人所钦佩。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莫是上天宫里唱,歌声飘下玉梁尘。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长江风送客,孤馆雨留人。
古岸崩将尽,平沙长未休。
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
征途几迢遰,客子倦西东。
乘流如泛梗,逐吹似惊蓬。
飘飖万里外,辛苦百年中。
异县心期阻,他乡风月同。
云归全岭暗,日落半江红。
自然堪迸泪,非是泣途穷。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