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崆峒四绝(其一)青龙峒

青龙不可见,云自洞中出。

为雨济人间,归时杳无迹。

形式: 五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青龙峒的神秘与自然之美。首句“青龙不可见”,以“青龙”这一神话中的神兽起笔,暗示了峒内可能隐藏着某种超乎寻常的神秘力量或景象,但又强调了这种神秘难以被直接感知,增添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接着,“云自洞中出”一句,将视线从虚幻的神话引向了具体的自然景观,云雾从洞穴中涌出,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寓意着生命的起源与循环。

“为雨济人间”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云雾化作雨水,滋润大地,满足了人类生存的需求,体现了自然界对人类的恩赐。最后,“归时杳无迹”则以一种淡淡的哀愁收尾,虽然雨水带来了生命的滋养,但它的来去却无声无息,不留痕迹,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短暂而不可捉摸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生命过程短暂与不可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青龙峒的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合了神话、自然与哲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游崆峒四绝(其二)仙人桥

绝涧初无路,通仙忽有桥。

偶携青竹杖,平步到云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游崆峒四绝(其三)翠屏山

山作屏风样,其如空翠何。

不遮秋塞尽,空障夕阳多。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游崆峒四绝(其四)参云亭

鸟语山更静,松声风自寒。

不嫌云气湿,来此凭栏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春山诗意图

何年身入画图传,似是三生孟浩然。

诗句工夫驴背上,醉乡田地酒旗边。

一川芳草绿堪染,夹路杏花红欲然。

想见归来泥样醉,却如醮水柳三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