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
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此屋岂为华,于我自有馀。
中堂高且新,四时登牢蔬。
前荣馔宾亲,冠婚之所于。
庭内无所有,高树八九株。
有藤娄络之,春华夏阴敷。
东堂坐见山,云风相吹嘘。
松果连南亭,外有瓜芋区。
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虚。
山鸟旦夕鸣,有类涧谷居。
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疏。
恩封高平君,子孙从朝裾。
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
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
问客之所为,峨冠讲唐虞。
酒食罢无为,棋槊以相娱。
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钧枢。
又问谁与频,莫与张樊如。
来过亦无事,考评道精粗。
跹跹媚学子,墙屏日有徒。
以能问不能,其蔽岂可祛。
嗟我不修饰,事与庸人俱。
安能坐如此,比肩于朝儒。
诗以示儿曹,其无迷厥初。
不详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宣城去京国,里数逾三千。
念汝欲别我,解装具盘筵。
日昏不能散,起坐相引牵。
冬夜岂不长,达旦灯烛然。
座中悉亲故,谁肯舍汝眠。
念汝将一身,西来曾几年。
名科掩众俊,州考居吏前。
今从府公召,府公又时贤。
时辈千百人,孰不谓汝妍。
汝来江南近,里闾故依然。
昔日同戏儿,看汝立路边。
人生但如此,其实亦可怜。
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连。
强颜班行内,何实非罪愆。
才短难自力,惧终莫洗湔。
临分不汝诳,有路即归田。
夜梦神官与我言,罗缕道妙角与根。
挈携陬维口澜翻,百二十刻须臾间。
我听其言未云足,舍我先度横山腹。
我徒三人共追之,一人前度安不危。
我亦平行蹋??,神完骨蹻脚不掉。
侧身上视溪谷盲,杖撞玉版声彭?。
神官见我开颜笑,前对一人壮非少。
石坛坡陀可坐卧,我手承颏肘拄座。
隆楼杰阁磊嵬高,天风飘飘吹我过。
壮非少者哦七言,六字常语一字难。
我以指撮白玉丹,行且咀噍行诘盘。
口前截断第二句,绰虐顾我颜不欢。
乃知仙人未贤圣,护短凭愚邀我敬。
我能屈曲自世间,安能从汝巢神山。
离别言无期,会合意弥重。
病添儿女恋,老丧丈夫勇。
剑心知未死,诗思犹孤耸。
愁去剧箭飞,欢来若泉涌。
析言多新贯,摅抱无昔壅。
念难须勤追,悔易勿轻踵。
吟巴山荦峃,说楚波堆垄。
马辞虎豹怒,舟出蛟鼍恐。
狂鲸时孤轩,幽狖杂百种。
瘴衣常腥腻,蛮器多疏冗。
剥苔吊斑林,角饭饵沈冢。
忽尔衔远命,归欤舞新宠。
鬼窟脱幽妖,天居觌清栱。
京游步方振,谪梦意犹恟。
诗书誇旧知,酒食接新奉。
嘉言写清越,瘉病失疣肿。
夏阴偶高庇,宵魄接虚拥。
雪弦寂寂听,茗碗纤纤捧。
驰辉烛浮萤,幽响泄潜蛬。
诗老独何心,江疾有馀尰。
我家本瀍谷,有地介皋巩。
休迹忆沈冥,峨冠惭阘䢇。
升朝高辔逸,振物群听悚。
徒言濯幽泌,谁与薙荒茸。
朝绅郁青绿,马饰曜圭珙。
国雠未销铄,我志荡邛陇。
君才诚倜傥,时论方汹溶。
格言多彪蔚,悬解无梏拲。
张生得渊源,寒色拔山冢。
坚如撞群金,眇若抽独蛹。
伊余何所拟,跛鳖讵能踊。
块然堕岳石,飘尔罥巢氄。
龙旆垂天卫,云韶凝禁甬。
君胡眠安然,朝鼓声汹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