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马侍郎南宝故宅

万里风尘染赭黄,遥从炎海望钱塘。

鸦啼晓日樵苏集,花笑春风辇路荒。

鄂国有灵馀草木,思陵无策失苞桑。

龙沙北望成今古,犹有人传马侍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卷。首联“万里风尘染赭黄,遥从炎海望钱塘”开篇即以壮阔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一个辽远而充满历史沧桑感的世界。赭黄象征着土地的厚重与历史的沉淀,而“炎海”与“钱塘”则分别指向南方的热土与北方的钱塘江,形成鲜明的空间对比。

颔联“鸦啼晓日樵苏集,花笑春风辇路荒”进一步展开画面,通过乌鸦在晨光中啼叫、樵夫聚集砍柴,以及春风吹过荒芜的辇道上鲜花绽放的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人世间的变迁与衰败。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花笑”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春花的美丽,也暗含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感慨。

颈联“鄂国有灵馀草木,思陵无策失苞桑”转而聚焦于鄂州(今湖北武汉)的历史遗迹,表达了对过去繁荣景象的追忆与对失去的哀叹。鄂州作为古代的重要城市,其“灵”体现在草木依旧茂盛,但“思陵”(可能指某位帝王的陵墓)却因某种原因失去了往日的繁荣,这既是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也是对治理者未能妥善维护国家根基的隐喻。

尾联“龙沙北望成今古,犹有人传马侍郎”收束全诗,将目光转向更广阔的时空,表达了对历史长河的深沉思考。龙沙,常用来形容边疆或遥远之地,此处可能象征着国家的边界或历史的深远。最后一句提到“马侍郎”,可能是借指某位历史人物,强调即便是在遥远的边疆或历史的长河中,仍有对过去的记忆和传承,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敬仰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历史反思,展现了作者对过往辉煌与现实衰败之间复杂情感的把握,以及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记忆与敬意。

收录诗词(41)

黄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登观音阁

倚天楼阁梵王宫,万里川原一望中。

皂帽有情怜雪鬓,黄花无语傲霜风。

呼鸾道上唯衰草,奏乐台前祇断鸿。

堪笑霸图成底事,白云长在越台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栖霞山

风急天高雁字流,踏歌吹剑此夷犹。

千章古木藏雷雨,百尺雕甍宿斗牛。

野涧日晴芳气远,宝林风定鸟声幽。

凌云卓锡知何处,满目落霞飘素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三灶山

三灶霏微翠欲连,浮云飞动似炊烟。

孙虞应是难增减,长伴貔貅宿海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赠深禅师

吸尽西江懒出关,我来非是为偷閒。

风生松院不知暑,云净竹房空见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