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抱病无端午,惊从稚子传。
折蒲聊旧俗,续缕更流年。
佳客频攻懒,狂夫只爱眠。
山公使归说,箕踞柳阴前。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端午(其二)》描绘了诗人因病无法庆祝端午节的情景。他听到孩童们谈论节日习俗,虽然身体不适,仍勉强参与折蒲叶以延续传统,同时也借此让时光流转。面对佳客来访和节日热闹,诗人显得慵懒,更愿意沉浸在睡眠中。他委托友人山公代为传达他的闲适之情,自己则在柳树荫下随意而坐,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在态度。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传统节日的深深怀念。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此日群公过,能令稚子欢。
珠光海月动,剑色夜星寒。
牢落千年在,浮沉万事安。
时人归眼底,世道总眉端。
平生语不尽,兹夕罄相逢。
意气扶衰眼,欢呼失病容。
公才竞班马,吾道岂夔龙。
忽忆吴山月,云深万壑钟。
吾子篇章贵,经旬思一搜。
长怀愧薄劣,不敢问迟留。
白日斗文动,青天璧色流。
野夫何剧喜,万象总深愁。
落魄吾仍在,沉冥尔若何。
即容双眼白,转见二人多。
燕市轲离辈,沉酣亦笑歌。
愁还付天地,名不废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