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篁岭

横陈翠葆列烟屏,联步苍林想典刑。

二老相分龙井岭,一时如过虎溪亭。

风吹贴石丛篁碧,雨剥题名晕藓青。

更有涧流朝暮落,此声不厌客来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翠绿的竹林排列如屏风,漫步在苍翠树林中想起先贤典范。
两位长者分别在龙井岭上,仿佛瞬间穿越到虎溪亭的场景。
风吹过,竹丛紧贴山石显得碧绿,雨水洗刷使碑文上的字迹晕染成青苔。
山涧流水早晚不断,这潺潺水声让来访的客人听了也感到不厌烦。

注释

翠葆:翠绿的竹叶。
烟屏:如烟如画的屏障。
典刑:古代的典范或榜样。
龙井岭:地名,可能指某著名景点。
虎溪亭:历史上的文化名胜,与高僧慧远有关。
贴石:紧贴山石生长。
题名:刻有名字或铭文的石碑。
晕藓青:被青苔晕染的绿色。
涧流:山涧中的流水。
朝暮落:形容流水不断,早晚都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林景象。首句"横陈翠葆列烟屏"以翠绿的竹林排列成屏障,如同烟雾缭绕的画卷,展现出山岭的秀美。"联步苍林想典刑"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漫步在苍翠的树林中,心中不禁想起古代贤人的典范。

"二老相分龙井岭,一时如过虎溪亭"两句,将两位老者比作龙井岭上的贤者,走过时仿佛穿越了历史,如同拜访了虎溪亭的高人,寓含着对先贤的敬仰和对清雅文化的追忆。

"风吹贴石丛篁碧,雨剥题名晕藓青"进一步描绘了风吹过竹林,竹叶翠绿,雨水洗刷过的石壁上,题字的痕迹被青苔晕染,增添了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韵味。

最后,"更有涧流朝暮落,此声不厌客来听"以流水声作为结尾,强调无论早晚,这山涧流水的声音都让来访的客人感到宁静和愉悦,寓意着山水之间的永恒与宁静,以及对自然美的深深喜爱。

总的来说,董嗣杲的《风篁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林图景,寓含了对古人风范的追慕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收录诗词(682)

董嗣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林寺上方塔

尘外乾坤岂易窥,上方寻胜短筇随。

病僧借榻山衣破,卧佛当门石塔危。

乱竹迸阶交密树,荒苔沿壁缠疏枝。

幅巾居士修行久,爱说浮光死战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东林寺晚步

天地聚奇观,山林负隐名。

月明僧影瘦,风定水声清。

不觉忘身世,何须问死生。

有诗难举似,真实避时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东林寺赠宜上人

幽阶苔藓翠纤纤,屐齿沾濡逐步黏。

晓涧迸泉迷杏坞,春风停雨暗茅檐。

禅高何待音声悟,诗好争传格律严。

谁浼我师重主社,社中休更外陶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乐天竹阁

此君玉立此楼空,不复幽眠想白公。

百尺有檐侵碧落,千竿无语足清风。

阑尖亭影流渔屋,龛面祠香托佛宫。

石琢端平丞相记,都归宝庆守臣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