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寺赠宜上人

幽阶苔藓翠纤纤,屐齿沾濡逐步黏。

晓涧迸泉迷杏坞,春风停雨暗茅檐。

禅高何待音声悟,诗好争传格律严。

谁浼我师重主社,社中休更外陶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翻译

幽深的台阶上长满了翠绿的苔藓,每一步都沾湿了木屐的齿纹。
清晨的山涧泉水涌出,环绕着杏花林,春雨在茅屋的屋檐下悄然停止。
修行的高深无需通过声音来传达,诗歌的美好在于严谨的格律。
谁能使我尊敬的老师再次主持社团活动?社团中不再需要像陶渊明那样隐居独处。

注释

幽阶:幽深的台阶。
苔藓:青苔。
翠纤纤:翠绿而纤细。
屐齿:木屐的齿纹。
沾濡:沾湿。
逐步黏:每一步都粘连。
晓涧:清晨的山涧。
迸泉:涌出的泉水。
杏坞:杏花林。
停雨:停止下雨。
茅檐:茅屋的屋檐。
禅高:修行的高深。
音声悟:通过声音传达。
诗好:诗歌的美好。
格律严:严谨的格律。
谁浼:谁能打动。
我师:我的老师。
重主社:再次主持社团。
社中:社团中。
外陶潜:像陶渊明那样隐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山寺景象。首句"幽阶苔藓翠纤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台阶上青苔的翠绿与细密,展现了寺庙环境的宁静与古老。"屐齿沾濡逐步黏"则进一步刻画了诗人行走时鞋底沾湿的情景,暗示了雨后湿润的地面。

接下来两句"晓涧迸泉迷杏坞,春风停雨暗茅檐",通过晨间的山涧泉水和春雨初歇后的静谧氛围,营造出一种禅意的意境。诗人似乎在欣赏着自然的韵律,感受着禅意的流淌。

"禅高何待音声悟,诗好争传格律严",诗人赞美宜上人的禅修境界高深,无需外界声音的打扰就能领悟佛法,同时也赞赏他的诗歌严谨的格律,体现了对文学艺术的尊重。

最后两句"谁浼我师重主社,社中休更外陶潜",表达了诗人对宜上人主持寺庙社团的期待,希望他能继续引领僧众修行,同时暗示自己也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忘却尘世,如陶渊明般归隐。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感悟,赞美了宜上人的禅修生活和文学才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682)

董嗣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乐天竹阁

此君玉立此楼空,不复幽眠想白公。

百尺有檐侵碧落,千竿无语足清风。

阑尖亭影流渔屋,龛面祠香托佛宫。

石琢端平丞相记,都归宝庆守臣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兰花

芳友幽栖九畹阴,花柔叶劲怯深寻。

谢家毓取阶庭秀,屈子纫归泽国吟。

百卉混林尊异种,一清传世绝同心。

身悝风露甘修洁,谁托斯馨欲援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冬寒客怀

争锥无意志摧藏,岁晚栖然滞客房。

井臼自亲犹火食,琴书谁力谩时装。

前峰雪洗心方快,破廨风穿骨欲僵。

烧荻禦寒身尚曲,有人皲瘃守边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西城

舟车江郭隘,钟鼓梵祠遥。

古驲停羁客,深林出晚樵。

鹰呼风立至,鸦窜雪垂飘。

市价招商急,残冬未寂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