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郑筠谷先生(其二)

朵殿簪毫著作新,翩然归钓两湖滨。

病余应识闲居乐,官罢惟留现在身。

经业隐修堪自老,礼堂写定付何人。

却思当日承音旨,检点遗书一怆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熷悼念郑筠谷先生的挽诗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郑筠谷先生的敬仰和对其晚年生活的感慨。首句“朵殿簪毫著作新”,描绘了郑先生学问深厚,笔耕不辍的形象,犹如在华丽的殿宇中精心著述。次句“翩然归钓两湖滨”则展现了他辞官后归隐湖边,享受闲适生活的画面。

“病余应识闲居乐”表达了对郑先生在疾病之后更能体会闲适生活乐趣的理解,暗示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接着,“官罢惟留现在身”进一步强调了他虽卸任官职,但精神犹在。诗人感慨,“经业隐修堪自老”,郑先生一生致力于学问,以隐居修行的方式度过晚年。

“礼堂写定付何人”流露出对郑先生身后学术著作无人继承的忧虑,也暗含对他的敬仰和惋惜。最后,“却思当日承音旨,检点遗书一怆神”表达了诗人回忆起郑先生昔日教诲,翻阅其遗书时的深深哀痛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郑筠谷先生生前事功与晚景的描绘,展现了对其人格魅力和学术成就的敬仰,以及对逝者深深的怀念。

收录诗词(3)

张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青山庄

层层麦浪涌春田,小径萦纡谢墅前。

夹岸通桥平似掌,沿堤累石亚于肩。

林藏岩洞深逾秀,花带烟云澹倍嫣。

最爱流波渺无际,遥汀微露钓鱼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秋草

风欺露压夕阳烘,极目平芜远道中。

袍色旧来人白发,烧痕新处树丹枫。

宾鸿影澹还辞北,天马蹄轻早向东。

莫为登临动惆怅,每缘萧瑟蕴青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后东皋草堂歌为陈学山赋

蒹葭江水西风急,木叶翻红秋露白。

十幅蒲帆挂断烟,元亭一叩扬雄宅。

主人爱客启柴关,执手褰衣出笑颜。

中馈为开春瓮酒,长筵遥展夕阳山。

山前山后浮云渡,聚散微茫不知处。

停杯忽与话当年,词未能终泪先注。

昔日清明忆太丘,修文砥行先民俦。

名山偃卧高托迹,长松百尺风飕飕。

点缀丘园发幽趣,太湖白石龙门树。

书卷高闲柳谷居,烟霞罨画浯溪路。

三秋明月三春花,窈窕笙歌出绛纱。

高山大有携琴客,曲径时回问字车。

诗瓢酒盏朝还暮,青山止爱高人住。

浔阳江上檄书来,一官抵死催人去。

去年苦调计相思,犹复丁宁话故枝。

彭泽菊花怜尚在,辽阳白鹤竟何归。

惊飙荡海洪涛起,丹山羽折琼华萎。

蛇年鸡梦兆纷纭,悼痛人琴俱已矣。

流风陈迹剩池台,蟠蟀寒吟四壁哀。

旧种杏花余太息,当时燕子尚飞来。

我昔髫年侍文宴,作歌得许窥坛坫。

已羡登龙揖孔融,犹烦倒屣迎王粲。

而今憔悴返江乡,千里红尘老剑霜。

重到山阳寻旧梦,徒瞻画相拜中郎。

主人收泪重剪烛,劝我长歌须再续。

含毫摊纸望苍茫,一片秋声响空谷。

东皋叶落雨霏微,蒿蔚风中孝子悲。

长笺题向庭前树,伴尔慈乌夜夜啼。

形式: 古风

雨夜感怀

霜林叶落夜阑珊,浊酒孤檠惨不欢。

好友去如归雁急,客情慵比暮镫残。

朔风吹马思前路,细雨欺人作小寒。

二十五弦余旧曲,伤心何处许悲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