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妇

邻家妇,一贫复一富。

舅姑爱憎苦不常,憎贫爱富多心肠。

富妇初嫁时,身上晔晔生辉光。

舅姑好财不好义,妇道无复较短长。

不如贫妇巧且勤,巧能养家勤养亲。

君不见古来烈女传,往往多是贫中人。

邻家妇,一为乌,一为鸮,贫妇慈孝富妇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邻居家的两位妇人,揭示了社会中贫富差异对人性和家庭关系的影响。诗人以“邻家妇”为题,巧妙地运用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贫富差异下人性的不同表现。

首先,诗中将贫富妇人的命运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贫妇人以其勤劳和智慧,不仅能够养家糊口,还能照顾亲人,体现了她的慈孝之心。而富妇人则因舅姑的好财而失去了公正和善良,其行为多出于私欲,而非基于道德和亲情。这种对比突出了贫富差异对个人品德和社会伦理的影响。

其次,诗中引用“古来烈女传,往往多是贫中人”的句子,强调了在古代,许多被传颂的烈女事迹往往发生在贫寒之家。这暗示了贫穷可能促使人们展现出更坚韧、更高尚的品质,与富足环境下的行为形成鲜明对照。

最后,诗中的比喻“一为乌,一为鸮”,形象地描绘了贫富妇人性格的差异。乌象征着贫妇的慈孝与勤劳,鸮则代表了富妇的骄横与自私。这种生动的比喻强化了主题,使读者对贫富差异下的不同人性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邻家妇人贫富差异的描绘,深刻探讨了社会经济地位对个体道德品质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以及贫穷与美德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不仅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些现实,也具有普遍的人性洞察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274)

冯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侠少行

山东自古多才雄,辍耕陇上羞为农。

乡兵名在万选中,一日声价闻天聪。

十石弩力三石弓,殿前野战如飘风。

白锦战袍腰勒红,诏容走马出阊阖,都人仰看如飞鸿。

归来意气人谁及,道逢刺史犹长揖。

邯郸白日袖剑行,振武青楼乘醉入。

传闻留后收兰州,姓名御笔亲点抽。

府金百镒轻一掷,且向塞外随遨游。

自此锄犁变任侠,夜事椎埋昼驰猎。

有田无人耕,有子不养家,田间父老长咨嗟。

形式: 古风

采樵行

朝霞朦胧入林坞,零星背篝腰破斧。

田家无田有门户,不免将身犯豺虎。

禽惊鹿寒木丁丁,一篝数枝千万声。

严风裂肤催出日,入涧饮水饥肠鸣。

缝无尺布舂无粟,菜根扫叶燃难熟。

留柴趁市将输官,一钱不救长饥寒。

年年采樵樵渐少,官家苗役无时了。

形式: 古风

路傍柏

路傍有柏千尺高,数夫连臂环周遭。

十里烟云护苍翠,一天风雨寒萧骚。

纵横万蛇入土斗,扶摇千骑盘空走。

岂能霜雪岁寒知,自有江山神物守。

五月炎光烧草木,柏影重重似华屋。

往还不择贵与贱,借与清凉解炎酷。

本来无情柏与人,偶然相值如相亲。

贵侯馀资万钟禄,不到流离亲骨肉。

前时仗节徒东归,观望风彩争奔驰。

族中俛首弹指意,安用富贵摩天为。

谁人试从贵侯道,莫从此路争荣耀,恐为路傍柏轻笑。

形式: 古风

黔江

黔江远从思播来,黔中五溪此其一。

东出涪陵与涪会,日抱岚光照城壁。

去年黔安方解缆,久倦崎岖喜飞疾。

惊湍骇浪或当道,万马奔驰两锋镝。

偶然划过脱重险,千悔中流无路出。

瞿塘乘涨秋下峡,猿啸穿流夜投驿。

鱼腹未葬身尚在,虎牙屡磨魂已失。

巫阳一岁却归来,还向江前酒重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