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遣闷绝句四首(其三)

章江南下小蓬瀛,洪水频连数十城。

天官莫谩谭灾异,海若井蛙俱眼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因洪水泛滥而遭受的严重灾害,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现象的深切忧虑和对官府应对措施的质疑。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章江南下小蓬瀛”与“洪水频连数十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洪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破坏。

“天官莫谩谭灾异”,诗人对官府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言论表示怀疑,暗示他们可能并未真正理解或重视这场灾难的严重性。这里的“天官”指的是古代负责天文观测和解释天象的官员,诗人通过这一称谓,表达了对官府在灾害面前表现的不满和批评。

“海若井蛙俱眼明”,最后一句则以“海若”和“井蛙”为喻,形象地说明了不同视角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差异。“海若”象征广阔的海洋,代表着广阔的世界观和深远的思考;“井蛙”则比喻局限于一隅、视野狭窄的人。这句话暗含了诗人对自身超越常规视角的自信,同时也对那些仅从局部角度看待问题的人提出了批评。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明代江南地区洪涝灾害的严峻现实,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通过对比和比喻,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官府应对措施的质疑以及对更广泛视角的理解与追求。

收录诗词(743)

符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水遣闷绝句四首(其四)

记得江城厄运丁,青天杀气昼冥冥。

欣逢尧历犹洪水,要与东南洗秽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雪斋为郑太守赋二绝(其一)

海门遥望旧书堂,雪满壶山趣更长。

奇字漫誇杨子宅,芳名袭见郑公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雪斋为郑太守赋二绝(其二)

寒逼茅斋一径回,竹书木影静徘徊。

藜灯入夜何人到,疑有乘舟月下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东峰为徐贤十作

东峰湖上弄晴晖,湖底蛰蛟横欲飞。

有才无意为霖雨,四海豪游仍未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