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二十首(其八)

一纸从头读。正灯前、东风猛撼,狂花盈屋。

差喜故人犹健在,留得空山歌哭。

还苦耐、吟诗穷独。

覆卵倾巢都不计,只虚名、抵死争残局。

期老享,文章福。

城南当日同追逐,最难忘、徐公风貌,鲁生高躅。

嚼舌堂堂传骂贼,恨血千秋埋绿。

更惨绝、横流湛族。

憔悴儒冠差不负,问斯人、九地谁能赎。

还忍听,山阳曲。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此诗《贺新郎》是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情感深沉,笔触细腻,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与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首句“一纸从头读”,点明了诗人独自阅读的情境,纸上的内容承载着过往的记忆与情感。接下来,“正灯前、东风猛撼,狂花盈屋”描绘了一幅春夜灯火辉煌、东风吹拂、花朵纷飞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差喜故人犹健在,留得空山歌哭”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同时暗示了故人虽在,但岁月已逝,空山中唯有歌声与哭泣回响,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还苦耐、吟诗穷独”则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生活的艰辛与孤独,依然坚持吟诗的坚韧精神。“覆卵倾巢都不计,只虚名、抵死争残局”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人生困境的豁达应对。

“期老享,文章福”表达了诗人对晚年能以文章自娱的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追求。“城南当日同追逐,最难忘、徐公风貌,鲁生高躅”回忆了往日与友人一同追逐文学梦想的时光,对友人的风貌和成就表达了深深的敬仰与怀念。

“嚼舌堂堂传骂贼,恨血千秋埋绿”两句,通过描述诗人对正义的坚守与对邪恶的谴责,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与坚定的信念。“更惨绝、横流湛族”则表达了对社会动荡、民族危亡的深切忧虑。

最后,“憔悴儒冠差不负,问斯人、九地谁能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为文人的自我认同与对社会责任的思考。“还忍听,山阳曲”则以一个疑问句结束,似乎是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怀念,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更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二十首(其九)

展卷呼之起。便迎人、低眉柔骨,百般神似。

不分丹青神妙笔,变相都成非是。

算鬼趣、直穷到此,袍笏当场宜活现,奈破衫、多半妆穷子。

真与假,有谁记。

笔头粉墨谈何易,要包罗、太行三峡,眼中心底。

莫道当前真出丑,占尽人间头地。

且漫问、王侯饿隶。

衮衮相逢皆此辈,只笑啼、暂戴猴冠耳。

谁竞识,真羞耻。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二十首(其十)

庭院深深处。恁低徊、轻红一抹,把愁围住。

人影亭亭嫌半掩,况隔花丛无数。

更倒映、纱窗如雾。

盝曲回廊烟缭绕,算句留、能有多时否。

斜日影,自来去。

当年并倚花阴语,指身边、重重卐字,个侬心绪。

回首凝尘飞絮迹,难辨画裙金缕。

只略有、啼痕堪据。

便是欹斜那忍换,怕馀香、犹发经时雨。

罗袖底,断魂路。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二十首(其十一)

烛下有如月。又当筵、倚衿吴语,暗香初接。

一样秋人缠绵意,分手俄成愁绝。

记隔夜、瑶笙吹彻。

花叶团圞屏录曲,更金尊、互劝歌回雪。

双袖底,酒痕热。同看莺燕开帘出,蓦回头。

红菱照眼,玉枝先折。

犹有蛾眉留人住,为我明珠承睫。

只一霎、温存须惜。

典尽貂裘那作计,恐人间、容易芳华歇。

休更忆,北邻笛。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二十首(其十二)

家在巫云曲。更那堪、蕙情兰抱,楚天人独。

屈子骚根三千载,悱恻录芽能续。

且莫怨、衫痕凋绿。

湘水芳魂招未得,又黄陵、泣断瑶妃竹。

歌迸急,素弦促。

知君心似弹棋局,忆三生、香阶划袜,定情银烛。

绿绮微寒么凤寡,泪洗明珠盈斛。

便锦里、回文谁读。

一角红楼春如梦,只东风、岁岁花吹玉。

多少恨,认横幅。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