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袭美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三首次韵(其二)

壶中行坐可携天,何况林间息万缘。

组绶任垂三品石,佩环从落四公泉。

丹台已运阴阳火,碧简须雕次第仙。

想得雷平春色动,五芝烟甲又芊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壶中可以随意行走坐卧,仿佛携带了整个天空,更何况在林间能放下一切尘缘。
任凭官位的标志悬挂在三品石上,佩饰的环声落在四位贤公的泉水旁。
修炼的丹台上已经运转着阴阳之火,绿色的简册需要雕刻上仙人的次序。
想象那雷平之地春天的气息唤醒万物,五芝仙草在烟雾中沉睡得更加娇艳。

注释

壶中:指隐居或梦境中的环境。
万缘:世间的一切烦恼和牵扯。
组绶:古代官员的饰物,象征地位。
三品石:象征官阶的石头。
四公泉:可能指代四位有德行的人。
丹台:道教修炼场所,炼丹的地方。
阴阳火:道教术语,指修炼时的内火。
碧简:绿色的简册,可能指修炼记录或仙籍。
次第仙:按照顺序修炼成仙。
雷平:地名或仙境名。
春色:春天的景色。
五芝烟甲:五种仙草在烟雾中。
芊眠:形容植物茂盛或仙草沉睡。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名为《和袭美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三首次韵(其二)》。诗中的意境与笔法颇具特色,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

开篇两句“壶中行坐可携天,何况林间息万缘”通过对比壶中之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这里,“壶中行坐”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自得的情怀,而“林间息万缘”则是对自然界无限情感的寄托。

接下来的两句“组绶任垂三品石,佩环从落四公泉”,通过对玉佩和石头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质朴自然之物的喜爱。这里,“组绶”、“三品石”与“佩环”、“四公泉”相映成趣,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观念。

中间两句“丹台已运阴阳火,碧简须雕次第仙”,则是在描写内心的修炼过程。这里,“丹台”与“阴阳火”暗示了道家修炼之法,而“碧简”、“雕次第仙”则是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最后两句“想得雷平春色动,五芝烟甲又芊眠”,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情感。“雷平春色”、“五芝烟甲”与“芊眠”相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意境。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象征意味,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607)

陆龟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字:鲁望
  • 籍贯:江湖散
  • 生卒年:?~公元881年

相关古诗词

和袭美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三首次韵(其三)

良常应不动移文,金醴从酸亦自醺。

桂父旧歌飞绛雪,桐孙新韵倚玄云。

春临柳谷莺先觉,曙醮芜香鹤共闻。

珍重双双玉条脱,尽凭三岛寄羊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和袭美初冬偶作寄南阳润卿次韵

逐日生涯敢计冬,可嗟寒事落然空。

窗怜返照缘书小,庭喜新霜为橘红。

衰柳尚能和月动,败兰犹拟倩烟笼。

不知海上今清浅,试与飞书问洛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袭美送孙发百篇游天台

直应天授与诗情,百咏唯消一日成。

去把彩毫挥下国,归参黄绶别春卿。

闲窥碧落怀烟雾,暂向金庭隐姓名。

珍重兴公徒有赋,石梁深处是君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袭美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

老思东极旧岩扉,却待秋风泛舶归。

晓梵阳乌当石磬,夜禅阴火照田衣。

见翻经论多盈箧,亲植杉松大几围。

遥想到时思魏阙,只应遥拜望斜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