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重阳佳节在百尺高台上的欢聚场景,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融合,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首联“重阳何处可衔杯,瀛海新成百尺台”以设问引出主题,点明了地点和活动场所,暗示了庆祝的盛大与高雅。颔联“白雁迎霜前日到,黄花冒雨一时开”运用了象征手法,白雁象征着季节的变换,黄花则代表了节日的盛放,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烘托出节日的欢乐气氛。颈联“篱边岁岁民同乐,塞外年年上倚才”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人民共享节日之乐以及对才华横溢之人的敬仰,体现了社会和谐与文化繁荣的景象。尾联“况有登高能赋客,孙郎声价擅天台”则点出了在场的文人墨客,他们的才华使得整个聚会更加精彩,孙郎的名声在天台(这里可能指代某个文化高地)中独领风骚,彰显了诗人的文学自信与对高雅文化的推崇。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节日庆典的独特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