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停云壁(其一)

学作尧夫自在诗,何曾因物说天机。

斜阳草舍迷归路,却与牛羊作伴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我学习像邵武翁那样自由自在地写诗,从未因为外物而透露出天机。
在夕阳下,我迷失在乡村小屋的归途中,只能和牛羊作伴一起回家。

注释

尧夫:指邵武翁,北宋诗人邵雍的字。
自在诗:指不受拘束、随性自然的诗歌。
因物:因为外物,指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
天机:原指自然的奥秘或深意,这里可能指作者的内心世界或创作灵感。
斜阳:傍晚的太阳。
草舍:简陋的乡村房屋。
归路:回家的路。
作伴:相伴同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书停云壁(其一)》。诗人以闲适的口吻,表达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学作尧夫自在诗",他模仿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因其诗文崇尚自然,故有“自在诗”之称)的诗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何曾因物说天机",表明他不刻意追求外在事物的奥秘,而是注重内心世界的感悟。

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场景:"斜阳草舍迷归路,却与牛羊作伴归",夕阳西下,诗人迷失在乡村小径上,却并不感到困扰,反而乐于与田园中的牛羊为伴,享受这份与世无争的宁静。这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人生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淡然处之。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书停云壁(其二)

万事随缘无所为,万法皆空无所思。

惟有一条生死路,古今来往更何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书清凉境界壁(其二)

江左何时见王谢,风流且对竹间梅。

最怜飞雪苍苔上,时有珍禽蹴地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书渊明诗后

渊明避俗未闻道,此是东坡居士云。

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闻道更谁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书鹤鸣亭壁

翠竹栽成占一丘,清溪映带极风流。

山翁一向贪奇趣,更引飞泉在上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