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闻雁(其三)

独雁虽无依,群飞尚有伴。

可怜何处翁,兀坐生忧患。

形式: 五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孤雁与群雁的不同境遇,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类情感共鸣。首句“独雁虽无依”,以雁的形象开篇,独雁象征着孤独与无助,没有同伴的依靠,暗示了人生的孤独感。接着,“群飞尚有伴”形成对比,群雁在飞行时彼此相伴,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与陪伴,强调了群体的力量和温暖。

“可怜何处翁,兀坐生忧患。”则将视角转向人类社会,通过“何处翁”的形象,表达了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孤独与忧虑。这位老者独自坐着,内心充满了对生活的忧虑,可能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对健康状况的担忧,或者是对亲情、友情缺失的感慨。这种情感的投射,让读者不禁联想到自己或周围人的生活状态,增加了诗歌的共鸣性和普遍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类情感的巧妙结合,探讨了孤独与陪伴、忧虑与希望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状态深刻的洞察与思考。

收录诗词(148)

李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字:宏甫
  • 号:卓吾
  • 籍贯:福建泉州
  • 生卒年:1527~1602

相关古诗词

夜半闻雁(其四)

日月湖中久,时闻冀北音。

鸿飞如我待,鼓翼向山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庄纯夫还闽有忆(其一)

乘龙人归去,谁复到吾门。

薄暮多风雨,知子宿前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庄纯夫还闽有忆(其二)

海物多奇错,砺房味正清。

夫妻共食啖,不得到麻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庄纯夫还闽有忆(其三)

三子皆聪明,必然早着声。

若能举孝廉,取道过西陵。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