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芙蓉》由清代诗人邵瑸所作,通过对芙蓉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感与情感寄托。
首句“曾从楚客赋兰茳”,以“楚客”这一历史意象引入,暗含着对古代文人雅士吟咏自然之美的追忆,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古典而悠远的氛围。“喜见风翻赤玉幢”一句,通过“风翻”二字生动地描绘了芙蓉花在微风中摇曳的姿态,将花朵比作“赤玉幢”,既突出了其色彩的鲜艳,也赋予了花朵一种神圣与华贵之感。
“欲采名花遗良友,还凭远梦落秋江”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这美丽的芙蓉花赠予好友的心愿,但最终只能借助梦境将其寄托于秋江之上。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了一丝无奈与遗憾。
接下来,“盘承雨露珠先算,茎并鸳鸯蒂自双”两句,进一步描写了芙蓉花的形态与细节。通过“盘承雨露”形象地表现了花朵在雨后的清新与娇嫩,而“珠先算”则巧妙地将雨珠比喻为珍珠,增添了花朵的珍贵与美丽。同时,“茎并鸳鸯蒂自双”则通过“鸳鸯”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茎与花蒂的和谐共生,更寓意了爱情的美好与纯洁。
最后,“此日仙城谁作主,凝眸遥望凭红窗”两句,将视角转向了更为深远的思考。诗人似乎在思考着,在这如仙境般的花城之中,究竟何人为之主宰?而他只能通过凝眸远望,寄托于那扇红色的窗户之上,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孤独与寂寞。
整体而言,这首《芙蓉》通过对芙蓉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