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竹枝辞(其一)

惠阳城南浪似雷,惠阳城东江水来。

嘱郎莫学双江水,一合千年去不回。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惠阳城南江水如雷般的壮阔景象,以及城东江水奔腾而来的磅礴气势。诗人通过“嘱郎莫学双江水”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江水自然流动规律的感慨,更蕴含着对人生短暂与永恒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惠阳城南浪似雷”,开篇即以“浪似雷”的形象,展现了江水汹涌澎湃的动态美,仿佛雷声轰鸣,震撼人心。接着,“惠阳城东江水来”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江水从东方滚滚而来的情景,营造出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观图。

“嘱郎莫学双江水”,诗人在此处巧妙地将江水拟人化,以“郎”为对象,表达了一种劝诫或警示之意。这里的“双江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提醒人们珍惜时光,不要像江水一样,一旦汇合,便永远不再回头,寓意着人生的不可逆转和时间的宝贵。

最后,“一合千年去不回”一句,将江水的流向与时间的流逝相联系,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生命的短暂性。这句话不仅是对江水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意义和时间价值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命与时间的哲学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惠阳竹枝辞(其二)

侬家住在西湖边,暮暮朝朝得见莲。

恨杀昨宵无赖雨,水深寻藕总无缘。

形式: 词牌: 竹枝

惠阳竹枝辞(其三)

此去广州三日水,此去罗浮日半山。

算来亦是无多路,只要郎心乐往还。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删]韵

惠阳竹枝辞(其四)

烟霞桥出鳄湖边,一道垂杨入野田。

郎骑白马来殊好,鳄怪伤人是浪传。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先]韵

惠阳竹枝辞(其五)

床下别郎何草草,欲送郎行怕兄嫂。

自从郎渡合江头,侬鞋不踏门前道。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