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役骆口驿喜萧侍御书至兼睹新诗吟讽通宵因寄八韵

日暮心无憀,吏役正营营。

忽惊芳信至,复与新诗并。

是时天无云,山馆有月明。

月下读数遍,风前吟一声。

一吟三四叹,声尽有馀清。

雅哉君子文,咏性不咏情。

使我灵府中,鄙吝不得生。

始知听韶濩,可使心和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黄昏时分心情无聊,官府的差事让人忙碌不停。
突然收到友人的佳音,又与新作诗歌一同到来。
那时天空没有云彩,山间的馆舍月光明亮。
在月光下读了多遍,迎着风轻轻吟诵一声。
一吟一叹再三回味,声音消散后余韵犹清。
文雅啊君子的文章,咏叹本性而不抒发情感。
使我心灵深处,狭隘和贪婪无法滋生。
这才知道欣赏韶濩之美,可以使人内心平和宁静。

注释

日暮:黄昏时刻。
心无憀:心情无聊或烦躁。
吏役:官府的差事或小吏。
营营:忙碌不停的样子。
芳信:美好的消息,常指亲友的书信。
新诗:新的诗歌作品。
天无云:天空晴朗无云。
山馆:山中的馆舍或旅居之所。
有月明:月光明亮。
风前吟一声:在风中吟咏一声诗。
馀清:余音袅袅,清新悠扬。
雅哉君子文:赞美君子所写的高雅文章。
咏性:歌咏人的本性。
咏情:表达个人情感。
灵府:内心世界。
鄙吝:狭隘和贪婪。
韶濩:古代两种音乐,象征美好的乐章。
心和平: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在日暮时分收到朋友来信并附带新诗后的喜悦心情。诗中“日暮心无憀,吏役正营营”表达了诗人平日对官职生活的无奈和忙碌,而“忽惊芳信至,复与新诗并”则是说突然收到了朋友的来信,信中附有新作的诗歌,这让诗人的心情为之一变。

“是时天无云,山馆有月明。月下读数遍,风前吟一声。”这几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阅读和吟咏着朋友的新诗,心旷神怡。

“一吟三四叹,声尽有馀清。雅哉君子文,咏性不咏情。”这里写出了诗人对朋友作品的赞赏,以及自己在吟诵中所体会到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感和境界。

最后,“使我灵府中,鄙吝不得生。始知听韶濩,可使心和平。”表达了通过欣赏高雅的诗词,诗人内心得到了净化和安宁,消除了那些庸俗的忧虑,使心灵达到了一种平静和谐。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友情、艺术和精神世界的深厚情感,以及在忙碌和压力之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空闺怨

寒月沈沈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梗]韵

经溱洧

落日驻行骑,沈吟怀古情。

郑风变已尽,溱洧至今清。

不见士与女,亦无芍药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苦热中寄舒员外

何堪日衰病,复此时炎燠。

厌对俗杯盘,倦听凡丝竹。

藤床铺晚雪,角枕截寒玉。

安得清瘦人,新秋夜同宿。

非君固不可,何夕枉高躅。

形式: 古风

苦热喜凉

经时苦炎暑,心体但烦倦。

白日一何长,清秋不可见。

岁功成者去,天数极则变。

潜知寒燠间,迁次如乘传。

火云忽朝敛,金风俄夕扇。

枕簟遂清凉,筋骸稍轻健。

因思望月侣,好卜迎秋宴。

竟夜无客来,引杯还自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