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江南水乡图景。诗人王守仁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傍晚时分江边的景色与人物活动。
首联“斜日江波动客衣,水南深竹见岩扉”,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夕阳斜照,江面波光粼粼,映照在行旅者的衣裳上,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水南的深竹与远处隐约可见的山岩之门,构成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
颔联“渔人收网舟初集,野老忘机坐未归”,进一步描绘了水乡生活的日常景象。渔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将船只聚集在一起,准备返回家中。而那位“野老”(乡村老人)则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忘记了世俗的纷扰,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或是享受着这份宁静。
颈联“渐觉云间栖翼乱,愁看天北暮云飞”,诗人的情感开始流露。随着夜幕的降临,云层中的鸟儿开始躁动不安,似乎预示着夜晚的来临。诗人抬头望向天际,看着暮云缓缓飘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愁绪。
尾联“年年岁晚长为客,闲杀西湖旧钓矶”,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漂泊异乡的感慨。每年岁末,他都只能远离家乡,成为远方的过客。曾经熟悉的西湖钓鱼石,如今却已荒废,象征着他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