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忆昔登封日,山蹊困六飞。
我来犹舍杖,共坐拂云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得的山居生活图景。"忆昔登封日,山蹊困六飞"中,“忆昔”表达了对过去记忆的回顾,而“登封日”指的是古代帝王到泰山封禅的盛大仪式,但这里作者用来比喻自己攀登高峰的壮丽场面。“山蹊困六飞”则描绘了一种被群山环抱,仿佛飞鸟也难以穿越的深邃景象。
“我来犹舍杖,共坐拂云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到达此地后,还未来得及放下手中的拐杖,就已经与友人共同坐在云雾缭绕的地方。这里的“犹舍杖”显示出一种急切的心情,似乎是迫不及待想要分享这份美好。而“共坐拂云衣”的“拂云衣”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所处环境之飘渺迷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高雅境界。
不详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青溪翠壁泻琮琤,洞府犹传鬼谷名。
幸有六经堪送老,不思唇舌慕从横。
各执梅枝不执鞭,涉溪穿竹过林烟。
景纯梦里经行处,直到青溪古洞天。
裂崖泉射便成溪,溪畔虚岩匹练垂。
玉溅珠跳千仞底,阴阴众木媚清池。
三首新诗慰病躯,万金何必是家书。
隔年已有游嵩约,玉趾何时过敝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