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光音天上避风灾,亲见三禅化劫灰。
成住坏空都一例,且从蜃气觅楼台。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李岳生在洞庭湖上遭遇风阻,于舟中闲暇之际,借酒消遣并有所感悟的心境。首句“光音天上避风灾”暗示了诗人将眼前困境与神话传说中的光音天相联系,以表达超脱现实的想象,同时也隐含着对风灾的无奈和对平静的向往。
“亲见三禅化劫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之感,通过“三禅”这一佛教概念,诗人可能在想象中看到了世间万物的生死轮回,将风灾视作劫难的一部分,而自己则如同修行者般,见证并超越了这些变化。
“成住坏空都一例”直接阐述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盛衰变迁的豁达理解,认为无论是世间万物的兴盛、停滞、衰败还是灭亡,都是自然规律,无须过于执着。
最后,“且从蜃气觅楼台”以海市蜃楼为喻,表达了诗人暂且放下现实困扰,寄情于虚幻的美好景象,寻找心灵的慰藉和暂时的解脱。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式的小诗,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超脱与豁达。
不详
玉清初授校书郎,三洞灵函纪载详。
绿字赤文全阅遍,就中原缺点金方。
待从藕孔靖群魔,特敕真灵会大罗。
正色鸿薰是何语,天狐翻遣占专科。
女萝薜荔漫裁衣,煮石休粮计亦非。
三窃仙桃不科罪,瑶池能念岁星饥。
文章树宏业,星日高空悬。
道隆运斯极,福盛祸亦然。
祢君抱环质,豪气吞垓埏。
荐牍北海修,鸾皇翔九天。
曹公不敢杀,崇望超班联。
积重始招忌,忌死成其贤。
藉令际兹世,名士值几钱。
骂座一灌夫,国中无与言。
弃置饿穷巷,翻得全天年。
嗟哉等疣赘,荣瘁谁为传。
庶族各有赖,儒生今可怜。
茫茫万古泪,恻恻埋重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