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绝无长处但疏慵,三径虚劳上客踪。
行傍野花同踯躅,坐依林竹笑龙钟。
诗能穷我宁论命,酒未忘忧且驻容。
犹喜秋来多快事,联珠贻赠屡开封。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次答汪晋贤》。诗中描绘了诗人闲适疏懒的生活状态,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首句“绝无长处但疏慵”表达了诗人不追求功名利禄,只愿过着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接着,“三径虚劳上客踪”一句,虽有宾客来访,但诗人却以“虚劳”二字,透露出对繁琐社交的厌倦。
“行傍野花同踯躅,坐依林竹笑龙钟”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漫步于野花间,与自然融为一体,坐在竹林旁,笑看岁月流逝的情景。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情怀。
“诗能穷我宁论命,酒未忘忧且驻容”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诗歌和饮酒来寄托情感,面对生活的困顿与无奈,他选择以诗酒为伴,寻求心灵的慰藉。最后,“犹喜秋来多快事,联珠贻赠屡开封”两句,点明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认为秋季带来了许多快乐的事情,并期待着与朋友分享这些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以诗酒自娱的生活哲学,以及在逆境中寻找快乐的人生态度。
不详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经岁旌旗驻菊坡,罗浮秋色近如何。
三山仙路城头迥,四百名峰入座多。
更借寇君劳主眷,重临黄相起舆歌。
西风开宴调云母,彩服承欢佩绶过。
一杯留子坐更前,沙饭藜羹亦畅然。
节到重阳犹二日,人归万里是经年。
疏篱问菊方抽蕊,新月窥池欲上弦。
莫笑白头狂喜甚,从来风雅贵薪传。
父兄关内建侯封,帝用和羹说命重。
丹诏黄河盟一带,青霄华岳见三峰。
著书共许追班马,补阙曾闻侍衮龙。
昨月拜持旌节出,榻前天语赐从容。
南天鸿雁俨成行,东土篱花亦渐黄。
英岁未须论献寿,清秋唯报好飞觞。
小山招隐虚文藻,大雅维风属庙廊。
为问荆州张相国,部民谁是孟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