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
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秋景,新生的蝉在最高的枝头鸣叫,而听者却沉浸其中不知时间的流逝。这种场景本应令人心旷神怡,但诗人此时正与友人告别,内心的忧伤与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使他感到更加悲哀。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复杂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融合的情怀。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诗成一夜月中题,便卧松风到曙鸡。
带月时闻山鸟语,郡城知近武陵溪。
水岸寒楼带月跻,夏林初见岳阳溪。
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
条峰五老势相连,此鹿来从若个边。
别有野麋人不见,一生长饮白云泉。
床头枕是溪中石,井底泉通竹下池。
宿客未眠过夜半,独闻山雨到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