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楖栗横肩衲挂身,芒鞋踏遍万山云。
若逢婆子山前问,蓦直从来不误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行脚求法的形象。首句“楖栗横肩衲挂身”,生动地展现了僧人肩扛行囊、身披袈裟的行旅状态,楖栗(一种登山用具)和衲衣象征着修行者的简朴与坚韧。次句“芒鞋踏遍万山云”,通过“踏遍”和“万山云”的描绘,展现了僧人不畏艰难险阻,遍访名山大川,寻求佛法真谛的决心和毅力。
后两句“若逢婆子山前问,蓦直从来不误君”,则以假设的情景,进一步刻画了僧人的性格特点。如果在山前遇到老者询问,他将直接回答,从不回避或误导他人。这不仅体现了僧人坦诚直率的性格,也暗示了他在佛法上的坚定与自信,以及对传播正道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僧人行脚求法的艰辛与执着,也传达了其内心的纯净与对真理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不详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闻道边风最苦寒,风头起处欲行难。
中台积雪深无路,处处封门不出看。
我昔曾参老夜台,冰寒铁瘦石生苔。
舍身入海闻还出,君到清凉试问来。
文殊何必住清凉,大地何曾不放光。
自是凡夫心执著,登山涉水费资粮。
黄河木落见征帆,莫道风寒去路难。
一曲琵琶刁酒辣,西山迎马雪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