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铜柱

天门街里倒天枢,火急先须卸火珠。

计合一条丝线挽,何劳两县索人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天门街上的天枢突然倾倒,紧急情况下首先要卸下那颗火珠。
计算下来只用一根丝线就能拉起,何必劳烦两个县的民夫来帮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紧急情况下的现场描写,天门街上发生了某种紧急事故,需要迅速采取措施。"倒天枢"可能是指某种结构的倾覆,而"卸火珠"则暗示着火灾的发生。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传达了一种紧迫感和解救的迫切性。

接下来的两句"计合一条丝线挽,何劳两县索人夫"则表明在这种情况下,解决问题并不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只需精心策划,一根简单的丝线就能解决问题,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和动员。

整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一个紧急状况下的有效应对,体现了一种智慧与果断。同时,它也反映出古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态度。

收录诗词(3)

李休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顾城

世久荒墟在,白云几代耕。

市廛新草绿,里社故烟轻。

不谨罹天讨,来苏岂忿兵。

谁云殷鉴远,今古在人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奉寄彭城公

公子三千客,人人愿报恩。

应怜抱关者,贫病老夷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春行寄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寄从弟

眼病身亦病,浮生已半空。

迢迢千里月,应与惠连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