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一)送李御带珙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拚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翻译

好端端地在朝廷里做官,因为什么事要翩然辞官引去?遥望湖海上满滩沙鸥白鹭,远处船儿微露半帆笼罩着烟雨。报国无门空自怅怨,济时有良策又能对谁倾吐?路过垂虹亭下不妨暂系小舟,那里著名的鲈鱼堪煮。
我甘愿拼死一醉,真诚地挽留你住。我将含泪高歌一曲,送你踏上归乡之路。踏遍江南江北,你将要归向何处?天下大事那么多全没有解决,大好年华就在这无结果中渐渐消逝。举头一笑问湛湛青天,青天也只沉默无语。

注释

红玉阶:红色的台阶,此处代指宫殿。
翩然: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
汀:水边平地。
济时:拯救时局。
从:跟,向。
垂虹亭:地名,在今江苏吴江县虹桥上,建于宋仁宗庆历(公元1041年—公元1048年)年间。
宋代许多文学家都在诗词中提到了它。
扁舟:小船。
鲈堪煮:晋代吴江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起家乡的鲈鱼脍,便辞官返乡。
鲈:鲈鱼。
堪:可。
以上两句写李珙将回故乡隐居。
拚:舍弃,不顾惜。
悠悠:众多的样子。
浑:全。
冉冉:形容时间渐渐过去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潜的《满江红·送李御带珙》,是一首送别之作。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对国家时事的关切和无奈。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 开篇就以鲜明的画面描绘出送别的情景,红玉阶前显得分外庄重,而朋友却轻松离去,仿佛带着某种使命或者责任。一片湖海之间,只见到几只鸥鹭在飞翔,而船上的半帆则被烟雨笼罩,给人以一种淡淡的忧郁。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无奈感。诗人觉得自己虽然有报效国家的愿望,但似乎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和机会,而那些能够解决时局问题的策略,又仿佛没有人愿意倾听。

"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拚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 这几句则转为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表达。诗人在垂虹亭下为朋友准备了小船,并且还煮了鱼希望朋友能够多留片刻。在朋友即将离开之际,诗人又是以酒和歌曲来挽留和送别。

"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朋友未来去向的关心,以及自己面对茫茫人生的无奈感。诗人仰望着天空,似乎在询问命运,但天空却没有回答,这种神秘和沉默,只能让诗人发出一声苦笑。

整首诗通过送别这一特定情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对友人的深情,以及面对人生无常时的豁达与无奈。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四)豫章滕王阁

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征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飘泊。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庭芳(其二)西湖

春水溶溶,春山漠漠,淡烟浅罩轻笼。

危楼阑槛,掠面小东风。

又是飞花落絮,芳草暗、万绿成丛。

闲徙倚,百年人事,都在画船中。

故园,无恙否,一溪翠竹,两径苍松。

更有鱼堪钓,有秫堪舂。

底事尘驱物役,空回首、社燕秋鸿。

功名已,萧骚短鬓,分付与青铜。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瑞鹤仙

小亭山半枕。又一番园林,春事整整。微阴护轻冷。

早蜂狂蝶浪,褪黄消粉。阑干日永。

数花飞、残崖断井。

仗何人、说与东风,莫把老红吹尽。休省。

烟江云嶂,楚尾吴头,自来多景。愁高怅远。

身世事,但难准。

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算鸱夷、办却扁舟,个中杀稳。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虞美人

美人一舸横秋水。冉冉烟波里。绿杨也解织离愁。

故向东风摇曳、不能休。是非得失都休计。

只有抽身是。橙黄蟹熟正当时。

想见双溪风月、待人归。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