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沧江一卧已心灰,避地何人赋「七哀?
」欲遣新愁悟后去,翻抬往恨醉中来。
六桥归梦催衰柳,五月寒岩听「落梅。
」拟学冥鸿差强意,回看玄发又徘徊。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英雄张煌言的《感怀二首(其一)》,诗人以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苍凉与无奈。首句“沧江一卧已心灰”,描绘了诗人身处沧江边,仿佛已经对世事失去热情,内心充满灰暗。次句“避地何人赋‘七哀?’”暗示了诗人流离失所,无人理解其悲痛,只能自我抒发。
第三句“欲遣新愁悟后去”,试图通过领悟来排解新的愁绪,然而“翻抬往恨醉中来”又揭示出旧恨未消,反而在醉酒中被唤醒,加深了内心的痛苦。接下来,“六桥归梦催衰柳”描绘了梦中回到故乡,却只见衰柳摇曳,渲染出凄凉的气氛。“五月寒岩听‘落梅’”则以寒冬中梅花凋零的景象,寓言自己的境遇如同落梅般凄冷。
最后两句“拟学冥鸿差强意,回看玄发又徘徊”,诗人试图效仿孤雁远飞,寻求解脱,但回头一看,岁月无情,白发已生,不禁感慨万分,难以割舍尘世的牵绊。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又无法自拔的复杂心境。
不详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浮名世上长蓬心,我自商歌独抱琴;
流水非因钟子调,阳春只合郢人吟。
乾坤大抵分王霸,治乱繇来半古今。
转悔十年尘事拙,不如经济在山林。
鹊石文垂早建牙,归来长啸饵丹砂;
漫言赤社千秋恨,且种青门五色瓜。
匣内芙蓉堪捧日,杯中薏苡当流霞。
兴朝若复论人物,自是云台第一家!
怒飞夹日势排空,蛮触何云又伏戎!
半壁雄才终抱石,三台杀气已成虹。
高名未许容周顗,正色繇来忌孔融。
犹忆钱塘留战血,至今春草带残红。
五陵豪客彻侯封,翼折天门第几重!
陈胜亡秦先发难,刘琨为晋竟罹凶!
稽山甲盾从今散,横海楼船不自容。
一似鸱夷乘浪去,我来何处吊遗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