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松门石磴隐山家,钟鼓萧然一院花。
斋罢老僧来施食,阶前驯雀趁饥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寺庙生活图景。"松门石磴隐山家",通过松树、门和石阶的描述,勾勒出一处深藏于山中的禅院,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紧接着"钟鼓萧然一院花",则是对这座寺庙内景色的描绘,钟声与鼓声在空旷中回荡,与庭院中的鲜花交织出一幅宁静而生机的画面。
第三句"斋罢老僧来施食",表达了诗人对僧侣日常生活的观察。"斋"指的是佛教中的餐饮,"罢"意味着结束,而"老僧"则是寺院中年迈的僧人。在这里,诗人通过老僧施食的情景,展现了寺院里的平和与慈善。
最后一句"阶前驯雀趁饥鸦",则更进一步地描绘出这种宁静生活中的生动场景。"驯雀"是指喂养的鸟儿,而"趁饥鸦"则形容这些鸟儿在寺院的台阶上觅食的情状,这些小动物与僧人的和谐共处,增添了诗中的温馨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宗教生活和生灵之间关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
不详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君王重老降褒书,特赐宣阳宅一区。
闻说会稽人不识,鉴湖还肯借臣无。
酒酣驰马笑弯弓,便拟长驱向虏中。
但恐老儒无骨相,不堪剑履画南宫。
度柳穿桥听午鸡,一沟春水国门西。
行人不用伤新别,看取尘间万马蹄。
涌金门外断红尘,衣锦城边着白蘋。
不到西湖看山色,定应未可作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