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对比“日观”与“是非”,探讨了真理与认知之间的关系。首句“日观其非,何者为是”以“日观”象征对事物的观察,提出在众多的“非”中寻找“是”的问题,暗含着对真理探索的困惑与挑战。接下来,“是非两忘,山飞水峙”则揭示了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境界,即在摒弃了对“是”与“非”的执着之后,自然界的景象(山与水)依然独立存在,暗示着真理不依赖于人类的认知,而是客观存在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禅宗中追求本心、超越世俗观念、达到心灵自由的哲学思想。它鼓励读者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能够放下偏见和成见,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体验生活,从而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