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赠知州张荪圃先生(其一)

兰台虎观孰称雄,大有人藏吏隐中。

入梦三刀衔甫换,随身万卷橐常空。

天教经术成经济,我识才工胜宦工。

循吏儒林更文苑,他年佳传总归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寿州赠知州张荪圃先生(其一)》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张荪圃先生的赞誉与敬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张先生在官场与学术领域卓越成就的赞赏。

首句“兰台虎观孰称雄”,以“兰台”和“虎观”为喻,分别代表文官和武官的高位,暗示张先生在官场上的显赫地位。接着,“大有人藏吏隐中”一句,赞扬张先生不仅在官场上有所作为,更在官场中保持了高洁的品行,如同深藏不露的智者。

“入梦三刀衔甫换”引用了古代典故,形容张先生在官场上的迅速升迁,同时也暗含了对张先生才能出众的肯定。“随身万卷橐常空”则进一步强调了张先生在学问上的深厚造诣,即使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仍能保持对知识的追求和积累。

“天教经术成经济,我识才工胜宦工”两句,既是对张先生个人才能的高度评价,也体现了作者对张先生将学问应用于实际政务中的赞赏。最后一句“循吏儒林更文苑,他年佳传总归公”,预示着张先生不仅在官场和学术界有着显著的贡献,他的事迹和品德也将被后世铭记,成为佳话流传。

整首诗通过对张荪圃先生在官场与学术领域的卓越表现的描绘,以及对其高尚品格的赞美,展现了黄景仁对张先生的深切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寿州赠知州张荪圃先生(其二)

山右文章举世推,滨江桃李遍新栽。

知公独有千秋意,造士皆成一代才。

大雅扶轮归老辈,小山承盖属舆台。

自惭漂泊淮南客,又就侯门得得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登寓楼

书剑劳劳久倦游,偶思清啸得高楼。

淮山中断开平楚,颍树遥分见数州。

地僻市官偏倨傲,年荒关吏且穷愁。

乡心绝似胎簪水,日夜东南不尽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钱雨楼图照(其二)

冻合千林鸟断群,此间位置尽宜君。

谁知万仞高寒意,沁入诗脾已十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院斋纳凉杂成(其一)

每闻暮鸦声,窗瞑已辍读。

鸦阵日一过,乍空声肃肃。

前者若得意,后者奋相逐。

最后或两三,哀鸣飞更速。

怪问旁人言,市后有乔木。

日出鸦四飞,日入群就宿。

吁嗟复吁嗟,我岂如此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