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溪十首.莲塘

方塘菡萏高,繁艳相照耀。

幽人夜眠起,忽疑野中烧。

晓寻不知休,白石岸亦峭。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翻译

荷花池塘中的花朵高高挺立,繁花盛开互相辉映。
夜晚的隐士从睡梦中醒来,忽然怀疑是野外起了火光。
清晨起来寻找,发现这美景没有尽头,白色的石岸陡峭而美。

注释

菡萏:荷花的别称,这里指盛开的荷花。
繁艳:形容花朵众多且色彩鲜艳。
幽人:指隐居的人,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
野中烧:可能是比喻的景象,也可能指野外的篝火或天边的霞光。
晓寻:清晨寻找。
白石岸:指岸边的石头洁白如玉。
峭:形容石岸陡峭,有峻峭之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光。"方塘菡萏高,繁艳相照耀"中,“方塘”指的是平坦宽阔的水塘,而“菡萏”则是荷花的别称,这两句通过对比菡萏和塘边的景象,展现了荷花盛开时的繁华与美丽。"幽人夜眠起,忽疑野中烧"这两句则转换了视角,一个深居简出的隐者在夜晚被惊醒,初闻之下以为是远处有火光,这里通过“忽疑”二字传达了一种错觉和突如其来的惊吓感。最后,“晓寻不知休,白石岸亦峭”则表明了诗人在清晨去寻找夜间所听到的火光,却发现并无火焰,只是荷花依旧,连绵不断地分布在弯曲的白石岸边,"峭"字形容岸边不仅美丽而且险峻。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错觉的手法,描绘了夏日荷塘的生动景象,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深刻的观察。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杏溪十首.望江峰

念昔有此峰,在彼江陵先。

举世未能知,愚亦望同贤。

我来心益闷,欲上天公笺。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杏溪十首.渚上竹

叶叶新春筠,下复清浅流。

微风屡此来,决决复脩脩。

诗人月下吟,月堕吟不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杏溪十首.溪路

此路何潇洒,永无公卿迹。

日日多往来,藜杖与桑屐。

路边何所有,磊磊青渌石。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拾得古砚

僻性爱古物,终岁求不获。

昨朝得古砚,黄河滩之侧。

念此黄河中,应有昔人宅。

宅亦作流水,斯砚未变易。

波澜所激触,背面生罅隙。

质状朴且丑,今人作不得。

捧持且惊叹,不敢施笔墨。

或恐先圣人,尝用修六籍。

置之洁净室,一日三磨拭。

大喜豪贵嫌,久长得保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