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楚辞(其六)

木蔌蔌兮皆冬,汎山林兮迎雪。

匠此妙兮磅礴,信天人兮豪杰。

当是时雁分黯淡之云,花弄扶疏之月。

酒涉隽兮少对,诗造微兮自悦。

天山兮谁饥,蔡州兮谁决。

眇斯人兮毋作,雪霏霏兮空洁。

形式:

翻译

树木瑟瑟皆因冬至,漫游山林迎接雪花飘落。
巧匠打造这奇妙景象,信奉自然与人的和谐,堪称英雄豪杰。
此时大雁穿越昏暗的云层,花朵在稀疏月光下摇曳。
饮酒浅酌,少有伴侣,诗篇精微,独自欣赏。
天山之地,谁能忍饥挨饿?蔡州之地,又有谁能决断?
这孤独的人啊,切勿妄动,只有白雪纷飞,洁净如洗。

注释

蔌蔌:形容树木在风中摇曳的声音。
冬:冬季。
汎:漫游,漂泊。
妙:奇妙。
磅礴:宏大壮观。
信:相信,崇尚。
黯淡:阴暗不明亮。
扶疏:稀疏,不密集。
隽:味美,这里指美酒。
微:微妙,精深。
天山:泛指遥远的地方。
蔡州:古代地名,今河南汝南一带。
眇:微小,这里指渺小的人。
霏霏:雪花纷飞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山中的景象,诗人踏雪游历,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磅礴。他赞美了造物主的神奇,将自己比作天人豪杰,寓言深刻。在这样的时刻,大雁穿越乌云,花朵在月光下婆娑,诗人饮酒作诗,享受着独处的乐趣。他以“天山”和“蔡州”为喻,暗含着对世事的忧虑,提醒人们在纷扰中保持清静。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孤独而高尚品格的坚守,雪花飘落,世界显得纯净无暇。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意境的山水诗,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188)

高似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 字:续古
  • 号:疏寮
  • 生卒年:1158—1231

相关古诗词

山中楚辞(其一)

山如罨兮栖柔烟,鸟徘徊兮翠如褰。

荫松柏兮牵丹泉,猿在上兮鹤在前。

拍浮丘兮延偓佺,话坎离兮生坤乾。

问山月兮今何年,月得道兮玄之玄。

形式: 押[先]韵

山中楚辞(其四)

若古兮多奇,御夏兮高明。

蹇千山兮在下,石吐泉兮泠泠。

采新果兮半熟,被疏絺兮全轻。

非老子兮孰悟,亦晋人兮予盟。

风来南兮洗琴,棋落落兮争声。

心有官兮自玉,天相知兮同醒。

形式:

山中楚辞(其五)

桂树兮团栾,篱菊兮可采。

石磊磊兮沿荔,雁嗷嗷兮离叆。

人心悽兮易凉,时令迁兮谁縡。

揽古昔兮自怅,视彭殇兮何待。

吁嗟秋兮,不以悲而能轻,不以愁而为怠。

若得意兮骚者,酒淋骚兮如海。

形式:

巾山雪

携诗来做台州雪,台州雪好无人说。

一峰玉削昆崙柱,一天冰夹蓬莱阙。

大江不动网罟冻,众壑皆声松竹折。

村无人行太清净,树无鸟栖俱峭绝。

丹天仙君谒帝回,赤脚泠泠踏寒月。

不管飞残水帝魂,从头尽笑春风拙。

绿华之女素霓衣,从以广寒太阴妃。

法曲导引青鸾飞,仙人仙人胡不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