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山雪

携诗来做台州雪,台州雪好无人说。

一峰玉削昆崙柱,一天冰夹蓬莱阙。

大江不动网罟冻,众壑皆声松竹折。

村无人行太清净,树无鸟栖俱峭绝。

丹天仙君谒帝回,赤脚泠泠踏寒月。

不管飞残水帝魂,从头尽笑春风拙。

绿华之女素霓衣,从以广寒太阴妃。

法曲导引青鸾飞,仙人仙人胡不归。

形式: 古风

翻译

带着诗歌来赏台州的雪,这雪景美得却无人述说。
一座山峰如玉雕的昆仑支柱,天空中冰凌如同蓬莱仙境的楼阁。
大江冻结,渔网也冻成网状,山谷间传来松竹断裂的声音。
村庄空寂无人,太过清冷,连鸟儿也不愿栖息,树木都显得陡峭峻绝。
丹天仙君拜见天帝归来,光着脚踏着寒冷的月色。
他不顾水神残留的痕迹,嘲笑春风的笨拙无能。
绿华仙女身披素霓裳,她是广寒宫的月亮女神。
仙乐引导着青鸾飞翔,为何仙人们还不回归呢?

注释

携诗:带着诗歌。
做:欣赏。
台州雪:台州的雪景。
玉削昆崙柱:如玉雕的昆仑山柱。
冰夹蓬莱阙:冰凌装饰的蓬莱仙境。
大江不动:江面冻结。
网罟冻:渔网冻结。
村无人行:村庄空无行人。
俱峭绝:非常陡峭。
丹天仙君:丹天仙人。
谒帝:拜见天帝。
水帝魂:水神的痕迹。
春风拙:春风的笨拙。
绿华之女:绿华仙女。
广寒太阴妃:广寒宫的月亮女神。
法曲导引:仙乐引导。
青鸾飞:青鸾飞翔。
胡不归:为何不回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似孙所作的《巾山雪》,描绘了台州雪景的壮丽与清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雪后的巾山比作削成的昆仑柱和冰封的蓬莱仙境,展现了山峰的峻峭和冰川的壮观。大江冻结,渔网如网,山谷中松竹折断,发出声响,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神秘的氛围。

诗人还借丹天仙君和绿华仙女的形象,增添了神话色彩,仙人们踏着寒月,无视春风吹过,显得超凡脱俗。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传达出对台州雪景的独特感受,以及对仙境般环境的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188)

高似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 字:续古
  • 号:疏寮
  • 生卒年:1158—1231

相关古诗词

丹砂歌谢胡史君惠砂床

宜州丹砂产旸谷,不比辰溪攒箭镞。

素霓深抱赤城霞,斩猩半染于阗玉。

海日下照珊瑚红,化为姹女金芙蓉。

一从擘华分禹璞,犹有绛气埋云峰。

铸鼎泥坛有消息,坐看光辉成五色。

淮南鸡犬亦同升,九转真能生羽翼。

形式: 古风

分绣阁夜作二首(其二)

识字始多忧,悟理良自苦。

少小习句读,岂解工训诂。

一从入老大,甚觉悔雕组。

人生各用命,何乃太知古。

典谟必皋契,诗句须李杜。

生居诸公后,已觉万事忤。

勤妇少完袄,惰农甘莽卤。

八卦不可推,天意眇如许。

形式: 古风

分绣阁夜作二首(其一)

一灯炯微明,敲尽寒更永。

老蛩泣月罅,脆叶鸣霜井。

此事谁主宰,凡物皆动静。

不了达者观,却似醉难醒。

久无谢安石,况复陶弘景。

残书非一慨,孤钟但深省。

梅生雪后花,雁叫云西影。

他心不可度,此语堪自警。

形式: 古风

天台渡

一江夹清浑,只向青村注。

馀云拖薄润,远霭飞轻素。

船轻顺流下,石狭奔湍怒。

苍阴布仙迹,野芳生幽趣。

山色各有旧,春情宛如诉。

徘徊良自得,泱漭又将暮。

遐瞻金碧庭,可入丹泉路。

今夜宿桃花,切莫匆匆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