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登长啸图

碧眼空空照九州,阮公不是我同流。

划然长啸谁听得,独有苏门山点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孙登长啸图》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通过对孙登长啸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情感。

首句“碧眼空空照九州”,以“碧眼”象征孙登的智慧与超脱,其目光如炬,照亮了整个九州大地,寓意孙登的思想和精神影响深远。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孙登的形象,也暗示了他的思想光芒普照四方。

次句“阮公不是我同流”,这里的“阮公”指的是阮籍,与孙登并称为“竹林七贤”的成员之一。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与孙登精神上的共鸣,而与阮籍等其他人物有所不同,强调了孙登在自己心中的独特地位。

第三句“划然长啸谁听得”,描绘了孙登长啸的情景,声音划破寂静,却无人能真正理解或听到。这不仅是对孙登个人特质的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深处那份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的投射。

最后一句“独有苏门山点头”,以苏门山为背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孙登长啸的理解与共鸣。苏门山在这里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仿佛只有这座山能够理解孙登的深意,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身情感的认同与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孙登长啸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共鸣的内心世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使得孙登的形象更加立体,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理解与孤独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王烈餐石髓图

五百年方开此山,寒光浮暖湿而乾。

明明正是洪濛髓,只恐凡人不肯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桃源图

长城徭役苦咨嗟,澧水偷春隐岁华。

有耳不闻秦汉事,眼前日日赏桃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烂柯图

日出樵柴日落归,几年黑白梦纷飞。

看来直待斧柯烂,始悟老仙棋外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延平跃剑图

白昼平津涌似雷,尽惊灵物出尘埃。

倒翻三尺挥空去,对舞双龙破浪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