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二十章(其十四)

有鸟有鸟群雀儿,中庭啄粟篱上飞。

秋鹰欺小嫌不食,凤皇容众从尔随。

大鹏忽起遮白日,馀风簸荡山岳移。

翩翾百万徒惊噪,扶摇势远何由知。

古来妄说衔花报,纵解衔花何所为。

可惜官仓无限粟,伯夷饿死黄口肥。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群小鸟雀儿在庭院中,篱笆上飞舞啄食谷粒。
秋天的鹰嫌弃它们太小而不去捕食,凤凰宽容地让它们跟随。
忽然大鹏展翅遮蔽了白日,它翅膀的余风甚至能撼动山岳。
成千上万的小鸟惊慌地喧闹,大鹏乘风高飞它们怎能理解。
自古以来荒谬地说着衔花报恩,即使懂得衔花又能有何作为。
可叹官府粮仓里的米粮无数,伯夷饿死而幼雏却长得肥壮。

注释

有鸟有鸟:强调有许多鸟。
群雀儿:一群小鸟,指雀类小鸟。
中庭:庭院中间。
啄粟:啄食谷物。
篱上飞:在篱笆上飞翔。
秋鹰:秋季捕食的鹰。
欺小:欺负弱小。
嫌不食:嫌弃而不去捕食。
凤皇:即凤凰,传说中的瑞鸟。
容众:宽容接纳众多鸟儿。
大鹏:神话中的大鸟,象征力量强大。
忽起:猛然起飞。
遮白日:翅膀大到足以遮挡阳光。
馀风:飞行时翅膀带起的风。
簸荡:摇动,震动。
翩翾:形容鸟儿飞翔的样子。
百万徒:形容数量极多的小鸟。
惊噪:因惊吓而嘈杂鸣叫。
扶摇:上升、高飞的样子。
势远:飞得极高远。
妄说:无根据的说法。
衔花报:以衔花来报答恩情的典故。
纵解:即使能够。
官仓:官府的粮仓。
无限粟:形容粮食极多。
伯夷:古代贤人,以清高饿死首阳山闻名。
黄口:幼小的鸟儿,这里比喻贪官污吏。
肥:形容生活奢侈、腐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有鸟有鸟群雀儿,中庭啄粟篱上飞。”开篇便以鲜活的画面呈现,鸟儿在院落间自由穿梭,啄食着地上的米粒,这是对自然界和谐生态的一种描绘。

“秋鹰欺小嫌不食,凤皇容众从尔随。”这里通过秋天的鹰隼选择性进食,以及凤凰容纳百鸟的形象,隐喻了统治者的宽猛不同以及民众对于理想领袖的向往。

“大鹏忽起遮白日,馀风簸荡山岳移。”突然出现的大鹏遮蔽了阳光,而狂风吹动着山脉,这两句描写了一种力量与力量之间的较量,也暗示了一种巨变即将到来的预兆。

“翩翾百万徒惊噪,扶摇势远何由知。”随后是对鸟儿飞翔的描述,以及它们远去的方向和目的地,这里流露出诗人对于知识与真理追求的渴望。

“古来妄说衔花报,纵解衔花何所为。”这里批判了那些无稽之谈和空洞的承诺,以及对这些传言的质疑,表达了诗人对于虚伪和欺骗的不满。

“可惜官仓无限粟,伯夷饿死黄口肥。”最后两句通过对比官仓中的粮食丰富与古代忠臣伯夷之饿死的悲剧,抒发了对于社会不公和统治者漠视民生的愤慨。

整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为背景,穿插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反思,以及对理想与真理追求的渴望。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有鸟二十章(其十五)

有鸟有鸟皆百舌,舌端百啭声咄㗧。

先春尽学百鸟啼,真伪不分听者悦。

伶伦凤律乱宫商,盘木天鸡误时节。

朝朝暮暮主人耳,桃李无言管弦咽。

五月炎光朱火盛,阳燄烧阴幽响绝。

安知不是卷舌星,化作刚刀一时截。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有鸟二十章(其十六)

有鸟有鸟毛羽黄,雄者为鸳雌者鸯。

主人并养七十二,罗列雕笼开洞房。

雄鸣一声雌鼓翼,夜不得栖朝不食。

气息榻然双翅垂,犹入笼中就颜色。

形式: 古风

有鸟二十章(其十七)

有鸟有鸟名鹞雏,铃子眼睛苍锦襦。

贵人腕软怜易臂,奋肘一挥前后呼。

俊鹘无由拳狡兔,金雕不得擒魅狐。

文王长在苑中猎,何日非熊休卖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有鸟二十章(其十八)

有鸟有鸟名鹦鹉,养在雕笼解人语。

主人曾问私所闻,因说妖姬暗欺主。

主人方惑翻见疑,趁归陇底双翅垂。

山鸦野雀怪鹦语,竞噪争窥无已时。

君不见隋朝陇头姥,娇养双鹦嘱新妇。

一鹦曾说妇无仪,悍妇杀鹦欺主母。

一鹦闭口不复言,母问不言何太久。

鹦言悍妇杀鹦由,母为逐之乡里丑。

当时主母信尔言,顾尔微禽命何有。

今之主人翻尔疑,何事笼中漫开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