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泰山

殊方此日逢重九,绝岳高吟散远愁。

汉畤秦封空往事,紫萸黄菊自深秋。

天清楼阁明三观,野旷山河辨九州。

独自怀亲忧国意,白云沧海共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祜所作的《九日登泰山》。诗中描绘了诗人于重阳佳节登临泰山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其对国家与亲情的深切忧虑。

首联“殊方此日逢重九,绝岳高吟散远愁”开篇即点明时令与地点,诗人身处异乡却恰逢重阳佳节,于泰山之巅高声吟唱,以抒发心中的愁绪。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殊方”与“重九”的结合,既突出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又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颔联“汉畤秦封空往事,紫萸黄菊自深秋”转而抒发历史感慨。诗人将目光投向历史,汉畤秦封虽已成过往,但紫萸黄菊依旧在深秋时节盛开,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历史的变迁。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遗迹的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事更迭的感慨。

颈联“天清楼阁明三观,野旷山河辨九州”进一步描绘了泰山之上的壮丽景色。天空清澈,楼阁明亮,三观(泰山、黄河、东海)尽收眼底,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同时,诗人也借由广阔的视野,表达了对国家疆域的自豪感。

尾联“独自怀亲忧国意,白云沧海共悠悠”收束全诗,诗人独处泰山之巅,心中既有对亲人的思念,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一联以“白云沧海”为喻,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思绪的广阔与深远,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泰山之景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家国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风骨。

收录诗词(4)

杨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陈给事使琉球

圣明新诏贲穷荒,玉节金符下建章。

万里春风随斗柄,九天帆影落扶桑。

山川尽入周王贡,笳鼓先令海若藏。

暂慰远人归欲早,紫除青琐待徊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登友人水阁

小楼掩映俯清流,一片青山天际浮。

有客相邀同骋望,何人到此不消忧。

棋声忽讶风前落,酒盏真从物外游。

最爱隐君多雅志,鱼罾书卷日科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过桑乾河入云中

白草黄沙汉使稀,桑乾渡马驻斜晖。

孤城雉堞依黄土,古戍狼烟起翠微。

入夜角声惊客梦,凌风霜气裂征衣。

云州一望天连水,惟是山头朔雁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白莲道中

寒云落叶见秋容,客路间关思已慵。

仄石悬槎难度马,空山长日只看松。

家家引竹分泉溜,处处因滩作水舂。

欲访玉华仙隐迹,清溪遥望隔芙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